炎炎夏日,全国各地博物馆人气火热,而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近年来高校博物馆也逐步走出“深闺”,展品展陈频频“出圈”,“能见度”越来越高。近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文化中国行·打卡高校博物馆” 专题就聚焦西安交通大学,向观众推介了多处校园宝藏打卡地点,跟随小编一起了解吧——
交大西迁博物馆——浓缩西迁历史的精神地标
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等32个基地(教学点),西迁博物馆里陈列着麦田选址的老照片、西迁专列乘车证、西迁教授讲义教具、随校西迁的摩托车等2200余件珍贵展品,记录着以“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为代表的西迁老教授们,以及众多交大师生共计一万五千余人,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的壮阔征程。
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承载西部文化的教科书
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同样是国家二级博物馆,也是教育部中国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西安)基地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陕西省文物局)等。馆内分设历代艺术文物馆、碑石书法展馆等8个基本陈列馆,4400余件展品丰富多样,从大汉壁画到盛唐风物,从秦腔戏服到皮影非遗,都能在这里一览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有两件跨越千年的镇馆之宝: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绘制最完整的天象图壁画——《二十八宿天象图》(西汉)以及目前唯一确认的李商隐本人的书法作品——《王翊元夫妇墓志铭》,都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交大校园景观——浸润千年文脉的人文胜境
百卅交大,文脉相继。这里位于历史上唐长安城108坊里的常乐坊和道政坊,校园里出土了国家一级文物等“文物宝贝”,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8件文物和故宫博物院珍藏的7件文物;这里见证着武帝拓疆开土的雄心壮志,玄宗勤政务本的政治理念,以及李白吞吐锦绣的诗仙风度、白居易砥砺名行的养竹名文;也曾是周天子勤政的巡视之地,汉将军驰马狩猎训练羽林军的操演之地……
拥有两千多年丰富地缘文化的西安交通大学,也始终把这份厚重积淀融入血脉,在校园内打造了众多人文和历史景观,堪称“西安高校里最美的中轴线”,继承和发扬交大人光荣传统的饮水思源碑、铭刻历史的西迁广场&创校纪念校门,春日樱花盛放、夏日绿荫如盖、秋日梧桐叶落,冬日雪花纷飞的四季美景等,这些共同构筑起人文交大丰盈的内涵。
西安交通大学的故事,宛如长安城千年文脉的延续。从博物馆内珍藏的件件文物,到校园里处处浸润的古风遗韵,似乎都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待到秋高气爽的九月,期待在兴庆宫前,在梧桐大道洒满阳光的温柔里,与你欣然相遇,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约。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官微,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官微,文化交大、西安发布、新华网官微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