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有八大景,其实,嵩县也有。
其中,排名第一的“西岩戴雪”最特别。
五黄六月天,在远处远远望过去,山顶竟像覆着一层薄薄的白雪。
这一奇景,老辈人说,跟一代女皇武则天有关。
相传,武媚娘做尼姑时,在法华寺,认识了丰神俊秀、智慧过人的和尚法明。
后来,武媚娘成了武则天,想起法明,就派人去找,得知他就在嵩县的山里头。
女皇想见法明,就以降香之名,来到嵩县,女皇銮驾停在闫庄,后来,人们管这地方叫“銮驾镇”。
女皇见了法明,两人以游山为名叙旧。
过酸枣林时,武则天的裙子被钩住了,女皇很生气:这里的酸枣不该有刺,酸枣树很害怕,收了倒刺。
后来,这一带的酸枣真的没了倒刺。
来到半山腰,女皇歇脚时,侍女发现,她裙子破了,就在这儿补好,这地方后来叫“补裙褶”。
登上山顶,武则天汗流满面,头发也乱了,重新梳洗打扮,后来,这里就叫"梳妆台"。
登上山顶,女皇梳洗打扮,留下“梳妆台”的名。
女皇看这里风景秀丽,一时性起,抓起胭脂粉,往山上撒去,山顶一片银白,像落了一场雪。
女皇问山名,法明说叫西岩山。
女皇心里一动说,自己远道而来,就叫思远山吧。
于是,嵩县的西岩山,就改名思远山。
这个传说,当然不可信。
但是,《大清一统志》里说,龙兴寺在嵩县北思远山,唐武后时常幸此。可见,武则天确实喜欢这座思远山。
如今的思远山,位于嵩县闫庄镇杨大庄村北,景色依然很美。
山不算很高,海拔864米,但山形独特,三条支脉托起一座独立的山峰,当地人叫它白果树山、磨钟山或西岩山。
登上山顶,视野开阔。
远处梯田、水库、起伏的丘陵、深陷的沟壑,山脚下村落的房顶,都看得清楚。
通往山顶的小路不少,窄窄的,弯弯曲曲,最终都汇集到山顶。
思远山上,有一座龙兴寺。
据说,汉代时就叫龙兴寺,唐代时,尉迟敬德重新修过。
明清时修过好几次,现在还能看到天王殿、地藏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等。
地藏殿旁,立着明、清、民国的石碑,记载着历代重修的事儿。
2017年,龙兴寺成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兴寺内,有一口钟,和别的寺庙不同,这口钟,是躺在地上了。
这里,有一个故事。
据说,寺里原有一口大钟,重3000多公斤,本来挂在老白果树上,钟声响起时,几十里外都能听见。
后来,树被雷劈开,钟落在了地上。
慢慢地,人们发现,天旱求雨时,钟口对着的那个村子就会下雨。
于是,村民求雨时,就会把钟口磨向自己村子,后来,这山也叫磨钟山。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钟被毁,十几年前,人们又铸了一口钟,依然放倒在地上,只是比原来的那口小了一半。
离龙兴寺百十米是金宫院,2002年建的,占地九亩多。
这里的地势,像太师椅,金宫院居正中,看着挺气派。
金宫院门前有一座亭子,亭子四周刻有十二生肖。
站在亭中,风一吹,很凉快,能看见整座思远山的美景。
地址:嵩县闫庄镇杨大庄村北
路线:导航搜索“嵩县龙兴禅寺”,跟着提示,就能到达。。
费用:无门票。
提示:
山顶可驾车抵达,但道路狭窄,会车需谨慎;
游玩约3小时,带足饮水,山上无商店;
金宫院、龙兴寺前有观景台,宜驻足远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