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编制潼关县“十五五”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凝聚各方智慧力量,7月25日,潼关县组织召开“十五五”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座谈会,对“文旅兴县”战略深化实施、规划编制重点方向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调研先行夯基础 群贤共商谋长远
会前,县文旅局组建“十五五”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专项调研小组,历时一月有余,先后深入潼关古城、古渡口等核心景区,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县博物馆、非遗工坊、文化馆等各类文化场馆,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访谈等多种形式,与景区运营者、文物保护工作者、文化传承人及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调研过程中,系统梳理文旅发展现状与短板瓶颈,在全面掌握一手资料、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规划编制初稿,为座谈会的务实高效召开筑牢基础。会上,心系潼关发展的相关领导、企业家代表、文化贤者等各界代表以及文旅局各班子成员、业务股室负责同志齐聚一堂,结合潼关文旅发展实际各抒己见,为未来五年文旅发展精准把脉、建言献策,凝聚起推动“文旅兴县”的广泛共识。
聚焦重点献良策 靶向发力谋突破
座谈会上,文旅局相关股室汇报了目前潼关县“十五五”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情况,各界代表结合潼关文旅发展实际,从项目建设、人才培育、设施升级等关键领域提出建设性意见。一是深化文化内涵挖掘与场景创新。深耕黄河文化、战争文化、黄金文化底蕴,推动现有景区“二次开发”,重点打造黄金地质公园,开发沉浸式民俗体验项目,让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旅游产品。二是激活社会资本活力与产业融合。明确社会资本参与文旅项目的配套支持政策,鼓励“文旅+”项目落地生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景区等市场主体兴办旅行社,以市场活力激发文旅发展动能。三是建强文化人才梯队与培育体系。健全非遗传承人培育机制,培养青年文化骨干,推动“文旅人才专项引进计划”纳入规划,靶向吸引创意设计、运营管理、导游讲解等专业人才,为文旅发展注入智力支撑。四是强化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将文物保护纳入规划重点,加大对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等核心文物的保护力度,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五是升级智慧服务与基础设施网络。完善智慧旅游体系,升级全域旅游智能导览系统;推动农村公路与景区道路互联互通;提升景区停车场及餐饮、休憩等配套服务设施。
凝心聚力绘蓝图 锚定目标启新程
“十五五”时期是潼关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规划编制需紧扣“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经验,立足“山河表里 千古潼关”品牌内核,推动“文旅+百业”深度融合,深挖潼关军事文化、漕运文化、民俗文化,复原“畿内首险”的历史场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依托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的生态优势,开发湿地观鸟、星空露营等新业态,构建“白天观山河胜景、夜晚品潼关故事”的旅游模式;建设智慧旅游平台、串联跨区域线路、开发文旅IP衍生品,让潼关真正成为陕西东大门的文旅新地标、展示秦东魅力的“迎宾厅”、承接八方宾朋的“会客厅”。
下一步,潼关县将梳理吸纳各界意见,将共识转化为具体规划举措,着力在文旅融合创新、品牌影响力提升、惠民成果共享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谱写潼关文旅发展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张晴)
来源:潼关文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