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到底哪里美##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多彩旅行·畅游河北#

当千年文物遇上现代网络热梗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河北各大博物馆里藏着不少“显眼包”
它们或憨态可掬
或表情丰富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河北的博物馆
看看这些穿越时空的“网红”们
东汉铜马
“你瞅我干买?” “我瞅你怎么咧?”
东汉铜马
于1981年
在保定市徐水区的
防陵汉墓二号墓中出土
是保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是目前河北省内
发现体型最大的青铜马
分为直颈和曲颈两尊
是国家一级文物
也是一对“显眼包”
像极了我和我的“I人”朋友
东汉铜马
体形硕大,形象逼真
通体造型丰满骏逸
各部位比例准确
富有动感,实属罕见
代表着汉代的铸造工艺水准
这两尊铜马的表情极具戏剧张力
直颈铜马怒目圆睁
似在冲锋
曲颈铜马歪头嘶吼
仿佛挣脱缰绳
生动表现了马的不同姿态和神情
“当户”铜灯
“干饭人,干饭魂,干饭人吃饭得用盆”
“当户”铜灯:河北博物院
“阿姨!鸡腿米饭给我装满!”
博物馆里也有“干饭人”?
等等,他拿的好像不是碗
铜人举的是灯盘
因灯盘上刻有铭文
“当户锭”字样
因而得名“当户灯”
在灯具上铸半跪匈奴官吏擎灯的形象
反映了汉朝与匈奴之间尖锐的民族矛盾
当户铜灯出土于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中山靖王刘胜墓
现在河北博物院
《大汉绝唱——满城汉墓》陈列展出
细泥红陶指甲纹陶埙
“尊嘟假嘟”
这件细泥红陶指甲纹陶埙
出土于邢台市柏乡县小里遗址
距今已有约6200年的时间
器身有三孔,形制特别
它的原型为石流星
诱捕猎物所用
后来演变为乐器
器身有一圈指甲纹的装饰
这种装饰是美学的萌芽
人的美学萌芽是文明发展的开始
这是河北省最古老音乐的发现
红砂石笑面罗汉头像
“保持微笑”
邯郸市博物馆馆藏
红砂石笑面罗汉头像
从唐代一路笑来
细长的眉眼笑得像弯弯的月儿
嘴巴笑得咧开、翘起来
两个小酒窝儿俏皮地点在腮边
不论从哪个角度欣赏它都在笑
汉代灰陶狗
“2000多年前的中华田园犬”
汉代灰陶狗
出土于衡水冀州区
它四肢直立昂首
造型非常生动
竖耳张口间仿佛能听见千年前的吠鸣
颈腹间系着的绳带
与卷曲的尾巴
生动还原了古代家犬的造型特征
瓷质玩具
“白龙马,蹄儿朝西”
小编看到这个文物的第一眼
脑海中惊现一首BGM
“白龙马,蹄儿朝西,
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
它是正定开元寺南遗址
考古出土的宋代器物
瓷质细腻,通体洁白,施透明釉
主体人物头戴僧帽
下骑白马
马前有一牵马弟子面如猴脸
与西夏榆林窟第3窟《普贤变》中
一僧一马一猴的形象类似
也符合宋代《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
一书中的人物唐玄奘
猴行者(孙悟空原型)的形象
人面陶面具
“痛苦面具”
北福地陶面具出土于
保定市易县北福地遗址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藏
在河北博物院展出
北福地陶面具距今已有七八千年
高20.5厘米
是人面形陶面具,夹云母灰褐陶
利用器物口沿及腹部残片制成
左侧有整齐的切割痕迹
整体呈倒梯形
采用减地阳刻技法刻画大眼眶
及方形口部
镂雕斜立的双眼、鼻孔
口鼻及胡须线条刚劲有力
顶部和双颊有五个用于穿系的圆孔
此类陶面具在我国同时期遗址中属首次发现
同时出土多件
你还在河北的哪些博物馆见过有趣的
"显眼包"文物?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发现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醒您:
强降雨天气,出游注意安全!
- End -
来源 | 河北文旅综合整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