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和安康,这两个陕西南部的邻居,说起来近,走起来却远。打开地图,两市地界紧紧挨着,直线距离不过百十来公里。可真要从商洛市区开车去安康,绕路是免不了的:先上福银高速跑一段,下了高速走段普通公路,再拐上包茂高速,兜兜转转下来,100多公里的路得耗上快4个小时。当地人常说:"明明看得见山那边的云,走过去却像跨了个省。"

这种"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的尴尬,不光是赶路的人觉得麻烦。商洛的山货想运到安康,得多花半天功夫,运费上去了,价格就没了优势;安康的客商想去商洛谈生意,路上耗掉小半天,当天来回都赶不及;就连家里有孩子在两市上学的,逢年过节往返一次,光在路上就得精打细算时间。
老周在商洛镇安县开了家核桃加工厂,做了十几年生意,最头疼的就是往安康送货。"咱这山核桃品质好,安康那边超市早就想要货,可每次送货都得凌晨出发,走老路颠得厉害,到了安康核桃壳都磕破不少。"他算过一笔账,因为绕路,每吨核桃的运费比直达要多花200多块,一年下来光运费就多支出好几万。
安康宁陕县的李大姐开了家农家乐,靠着秦岭深处的好风光,生意本该不错。可常有商洛来的游客打电话问路线,一听要开4个小时车,不少人就打了退堂鼓。"有回一家子商洛客人好不容易找过来,说路上光导航就导错了三次,到了都快天黑了,饭都没吃几口就说太累想休息。"李大姐每次想起这事,都觉得可惜了自家的好山好水。

其实,不光是生意人觉得不方便,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也被这段路牵着。镇安县的张师傅女儿在安康读大学,每个月都要送女儿去学校,"凌晨5点就得从家出发,先坐县里的班车到柞水,再转车去安康,孩子背着大包挤车,我这当爹的看着心疼。"他总念叨:"要是有条直路,开车一个小时到了,多好。"
这样的念叨,不是一天两天了。商洛和安康加起来有450多万常住人口,山里的药材、田里的茶叶、林间的木耳,还有藏在秦岭深处的好风景,早就该顺着路淌到一起去。可就是因为少了一条直达的高速,好多能成的事,都卡在了路上。
不过现在,盼头终于来了——安商高速要开建了。
这条高速全长100.9公里,一半多在商洛,剩下的在安康,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一头连着凉州镇安的包茂高速,另一头接着安康宁陕的宁石高速,就像在两座城市之间架了座"直桥"。

最近,工程的特许经营咨询服务费正在招标,这意味着钱的事儿快理顺了,离破土动工不远了。
当地人听说这消息,比过年还高兴。老周盘算着:"高速通了,从镇安到安康市区顶多一个半小时,核桃早上装上车,中午就能摆进超市,新鲜!运费能省一半,我还能多雇几个乡亲帮忙,大家都能多挣点。"
其实,这条高速带来的好处,远不止方便赶路。商洛的木耳、香菇,安康的富硒茶、绞股蓝,以后能更快地运出去,卖个好价钱;外地的游客想来陕西南部玩,不用再绕路,早上在商洛逛古镇,下午去安康看瀛湖,一天能玩俩地方,旅游业肯定能火起来;甚至连工厂招商都能沾光,企业一看交通这么方便,原材料运得进,产品运得出,说不定就愿意来落户,到时候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
有人说,路是淌出来的,更是修出来的。商洛和安康这两个被秦岭山水连在一起的城市,终于要被一条高速真正"绑"在一起了。

想想几年后,高速通车那天,第一辆从商洛开往安康的车里,可能坐着去送货的老周,可能坐着去接客人的李大姐,也可能坐着带女儿出游的张师傅。车窗外,秦岭的山依旧青,水依旧绿,但车里的人心里,那点因为路远而生的隔阂,早被越来越近的距离磨没了。
这条100多公里的高速,修的是路,连的是心,带的是两个城市450多万人对好日子的盼头。等路通了,大家会发现,原来商洛到安康,真的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距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