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山西实践团赴临汾市洪洞、襄汾两地,以“探临汾古迹现状,听景区游客心声”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踏勘广胜寺、唐尧故园、陶寺遗址博物馆、丁村民俗博物馆、汾城古建筑群等地,采取问卷访谈、集中座谈等形式,系统梳理文物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形成青年视角的调研成果。
行走晋南,触摸千年文明肌理。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巍峨挺拔,寺内壁画、琉璃构件保存完好;唐尧故园通过园林、碑刻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尧文化的历史脉络;陶寺遗址博物馆全面展示陶寺文化和帝尧文化;丁村民俗博物馆集中展示了晋南地区传统民居和民俗生活,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汾城古建筑群保存了从金代到清末的大量古建筑。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讲解,并结合专业知识就古建保护、展陈方式等进行了交流。
问卷访谈,把脉文旅一线需求。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在景区入口、展陈区与文创店随机开展问卷与访谈,围绕服务配套、文化体验等内容征询游客意见。不少受访者坦言,因游戏《黑神话:悟空》中出现的古建场景慕名而来,实地探访后对临汾厚重的历史底蕴赞誉有加。同时,游客结合自身需求,就IP深度挖掘、文创设计等提出个人建议,实践团成员将所获信息分类梳理,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实践期间,洪洞、襄汾两地团委及乡镇有关负责人分别与实践团成员开展座谈交流,介绍本地文物保护、文旅融合、青年电商发展等情况。团洪洞县委、甘亭镇相关负责人肯定了实践团成员深入基层、走访调研的重要性,希望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把调研所见转化为可行建议,为古建保护贡献青春力量。团襄汾县委、乡村e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当地青年就业创业、电商发展情况,并对大家提出的若干思考予以回应。两地团委负责人诚邀实践团成员持续关注临汾、常来常往,携手助力古建“焕新”、文旅共兴。
此次社会实践行程紧凑、内容丰富。实践团的青年学子用脚步绘出晋南地图,以所学激活古建新生,既开阔视野,也回馈地方。后续,将整理调研成果,完成《临汾市文物保护与文旅融合调研报告》并提交相关部门,为促进文物保护与文旅发展贡献青年力量。(本报记者 郭丽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