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第十届著名作家看山西临汾行”采风团走进永和黄河乾坤湾景区、隰县小西天景区和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在乾坤湾的壮美弧线中感受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在悬塑艺术的殿堂里体味匠心独运,在黄土褶皱间聆听大地的心跳。
临近午时,夏日的阳光为黄河镀上一层金辉,那道举世闻名的弧形河道在晴空下更显壮阔。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胡学文一下车就被眼前景象所震撼:“这个弧度太完美了!”他快步走向观景台边缘,“我看过很多次黄河,但像乾坤湾这样大气磅礴的弧形还是第一次见到。”
胡学文扶着栏杆,目光追随着黄河的流向:“这不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中国文化的生动写照。你们看这个弧形,多像我们传统文化中追求圆满的精神图腾。”
正午时分,采风团前往隰县小西天景区。途中,胡学文仍在回味方才的景象:“如果早一点来采风,我可能会把乾坤湾的意象写进小说。那个弧度,那种天地人和谐共生的感觉,太适合作为文学意象了。”
午后,采风团来到隰县小西天景区。这座明代古刹以满殿精妙绝伦的悬塑闻名。一踏入大雄宝殿,作家们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有人举起手机凝神拍摄,有人凑近细看,光影交错间,近2000尊彩塑在幽暗的殿堂里熠熠生辉,更添神秘。
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浩仰望着层层叠叠的悬塑,久久驻足。“太不可思议了!这些艺术作品的每一处细节都一丝不苟,将艺术之精妙展现得淋漓尽致。站在这里,仿佛能触摸到历史和文化的厚重褶皱。”说到这里,李浩的声音微微发颤,“这是中国人的历史荣耀,作为一个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写作的作家,我深感荣耀。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能够更好地呈现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之美。”
傍晚时分,作家们来到隰县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内奇特的地貌让大家惊叹不已,特别是在回音大喇叭前,作家们像孩子一样对着远山呼喊,笑声在峡谷间回荡。
“站在这里,仿佛能听见大地的回声。”一位作家指着脚下的“一路生花”公路和远处的黄土柱说,“这里的地貌太神奇了,就像大地的年轮,记录着百万年的变迁。临汾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也这么壮美,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据介绍,这里已发现48处地质遗迹,其中黄土地貌景观38处。作家们漫步在方寸山观景台,俯瞰脚下蜿蜒的公路和层层叠叠的黄土丘陵,仿佛在阅读一部用泥土写就的史诗。
暮色渐浓,采风团的车队驶离地质公园。窗外,黄土丘陵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如一幅流动的画卷。作家们凝望着这片土地,目光里沉淀着思绪,那些被风拂过的故事,正悄然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来源:临汾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