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山周生
竹岩在开州城北盛山三公里处,是盛山十二景之一,山岩中竹海青翠,栖息着多种鸟类。
自唐以降,竹岩是开州盛山人文旅游风景地。
诗人韦处厚《盛山十二景.竹岩》描述了这一景致。
原文:
不资冬日秀,为作暑天寒。
先植诚非凤,来翔定是鸾。
译文:
(山岩的这片竹林啊)
无需靠冬日的白雪来增添秀色,
却能独自在炎炎夏日里带来清凉。
(前辈们)
最初种下的虽然并非梧桐引不来凤凰,
但能招引栖息于此的,必定是青鸾这样的仙鸟。

意境解析:
这首诗赞美了竹岩(盛山一景,以竹林著称)的竹子:它四季常青,不依赖外物装点;夏日浓荫,为人带来清凉;它所营造的清幽高洁之境,虽非梧桐,却同样能吸引像鸾凤般高贵的贤士君子。
诗人借竹言志,也表达了对高洁品格和理想境界的追求。韦处厚的整个波澜起伏的仕途经历,正好诠释了这首诗的意境。

艺术特点和平仄格律分析:
采用意象对比和象征手法:首联通过冬日与夏季的对比,突出竹子不依赖严寒展现秀美,却在炎夏带来清凉,强调其坚韧与奉献品质。
尾联暗示竹子虽非华美高贵,但其高洁品性终将引来高贵生灵,赋予竹子的神圣内涵。
托物言志的抒情:诗人借竹自喻,表达对君子品格的追求。
《盛山十二景.竹岩》平仄结构为: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尾字“寒”、“鸾”韵脚皆为平声,押平声韵。
(原创,参考全唐诗第479卷009首,图片来自互联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