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营口发布】
8月6日上午,记者从营口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年初面向社会征集的辽河文化产业带两段新建道路的命名结果正式揭晓。西段道路命名为“西海岸路”,东段道路命名为“老港街”。此次命名不仅明确了道路地理属性,更在助力城市发展、传承历史文化、服务民生需求等方面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
发布人:
邵振东 营口市民政局副局长
司 琳 营口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区划地名科)负责人
主持人:
何 峰营口新闻传媒中心主持人
图为西海岸路
“西海岸路”位于西市区大辽河城市段,南起华能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营口热电工厂,北至滨河大街,全长约18公里。该路串联了永远角湿地、西炮台遗址、西海岸浴场等重要文旅点位。
作为辽河文化产业带沿海景观带的核心道路,“西海岸路”与我市以“海”命名的道路体系相衔接,精准契合《营口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西部滨海都市风貌区”的定位,通过地名强化了“西部沿海经济带”的功能认知,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清晰的空间指引。同时,该名称直接关联营口“夕阳坠海”这一独特文旅IP,与“全国唯一可观夕阳坠海地级市”的品牌定位深度绑定,让游客能够快速识别区域功能,串联起湿地、浴场、历史遗址等资源,形成“一路连多点”的文旅消费场景,助力打造更具辨识度的城市文旅名片。
图为老港街
“老港街”地处站前区大辽河城市段,东起盼盼路,西至联盟街,横穿营口老港,全长约3.7公里,周边分布老港历史遗迹、滨河体育公园等。一方面,它明确了作为老港区与主城区连接纽带的功能,通过强化“老港”标识引导资源聚集,加速老城区转型与港产城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它守护城市历史文化记忆。作为东北首个对外开埠城市,营口“百年商埠”历史以老港为重要载体,“老港街”命名既凸显老港遗迹价值,更延续“因港而兴”的城市发展脉络,使地名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符号。
为进一步促进营口市地名规范化管理,下一步,营口市民政局将健全规划体系,完善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加快编制新版地名规划,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实现“规划先行、路名先定”;规范管理流程,健全地名档案与数据库,动态管理新地名;协同多部门更新业务系统,逐步整改证照中的非标准地名;充分发挥地名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推动部门联动,突出区位特点和功能定位,构建具有营口辨识度的地名体系。
记者 / 赵欣 编辑 / 高松
责编 / 王萌 张精兵 制作 / 綦占枢
审核 / 朱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