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视角”带您看家乡美景!
用镜头定格风采,用脚步丈量淄川之美!
这个夏天,淄川区妇联特别推荐巾帼特色系列打卡点,带您走进不一样的淄川——这里有女创客的智慧、新农人的坚守、非遗匠人的巧手、民宿女主人的温情……每一处风景背后,都有动人的“她故事”!
来吧!朋友们,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看家乡、拍美照、听故事、品乡韵!
推荐打卡点(三)
黛青山
山东黛青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淄川区罗村镇,公司依托天然富硒土壤的优势,发展高效富硒农业,公司主要发展以软籽石榴为主的十几种特色作物种植,现已建成了北方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富硒软籽石榴科技示范园。除软籽石榴外,园区还种植蜜薯、猕猴桃等十几种作物,配备7个鱼塘藕池、1个蓄水池及4眼机井,铺设地下灌溉系统800 余亩。让废弃矿坑焕发出了生机。
2020年成功申请国家农业农村部颁发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及国家商标总局颁发的地理标志商标。2021年建设了黛青山科技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黛丹”系列4个品种,成功申请1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已通过国家首批天然富硒土地认证,并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
公司还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助力扶贫,积极参与公益,致力于成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的新标杆。目前,黛青山富硒石榴文创园项目已落地,建成智慧农业大棚等设施。未来计划推动一二三产融合,以“黛青山软籽石榴”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主导,发扬“愚公精神”,加强传统农耕文化挖掘,讲好品牌故事,打造集农、产、学、研、游为一体新模式。
她·耕耘
巾帼创业荒山披锦
科技兴农石榴生金
张锦超,1986年3月生,中共党员。2006年从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毕业后,放弃城市发展机会,回到家乡淄川区罗村镇河东村创业。现任淄博锦川河富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并担任多个农业和商业组织职务。先后荣获“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齐鲁最美青年”、“山东省乡村好青年”、“山东省乡村振兴百名优秀女农人”、““高质量发展强担当”省级榜样”、“淄博市乡村好青年”“淄博市最美乡村女致富带头人”、“淄博市三八红旗手”等多个荣誉称号,并担任淄川区第十三届政协委员。
修复荒山,开启生态创业
黛青山曾因石灰石开采满目疮痍。2013年,张锦超与父亲流转1500亩废弃矿坑,启动生态修复。他们测绘地形、改良土壤,打井蓄水、植树造田,历经数年苦干,荒山重现生机。依托富硒土壤优势,她选定软籽石榴为主打作物,开启特色种植之路。
挫折中创新,填补技术空白
2015年,首批石榴苗因寒潮全部冻死。张锦超没有退缩,与父亲研发设施栽培技术,建成北方规模最大的富硒软籽石榴示范园,填补了北方设施栽培的技术空白。2016年,她成立淄博锦川河富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引入智慧农业系统,实现种植数字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
科技引领,产学研结合
她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成立石榴研究院和产业协会,推动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黛丹”系列获国家认定,并取得多项专利。黛青山生态园荣获“中国优质石榴基地”等称号,产品屡获国家级奖项,2020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
致富不忘乡亲,践行社会责任
她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带动150多名贫困户增收。她热心公益,多次捐款捐物支援抗疫、救灾。2020年疫情期间,她向慈善机构和村镇捐赠资金及物资,展现企业家的社会担当。
目前,黛青山石榴文创园项目已启动,未来将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张锦超表示,将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嘱托,继续为生态修复、产业振兴和农民致富奋斗。
编辑:朱滢榕
一审:宫蓓蓓
二审:张金文
三审:代连丽
淄川区妇女联合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