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刚从县里开完会,丽水缙云县仙都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章晓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缙云仙都景区,和工作人员对接景区内黄帝文化标识标牌优化工作。
站在黄帝祠宇门前的院子里,章晓华极目远眺:夏日的仙都景区绿意盎然,不远处的鼎湖峰直刺云霄,在山水画卷中一展奇绝风姿,即便是工作日,景区内仍然游人如织。
作为全国唯一以轩辕黄帝名号命名的县,丽水缙云县一直牢记嘱托,担当文化使命,守好筑牢黄帝文化这一重要文化根基,推动黄帝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传承与发展。
2021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升格为浙江省政府主办。作为仙都管委会较为了解黄帝文化历史的工作人员,章晓华参与了缙云仙都黄帝祭典部分具体工作。“我内心很激动,祭典升格将使黄帝文化更加声名远播,我很荣幸能为此出一份力。”章晓华说。
九九重阳之日,黄帝祠宇内,黄帝像威严傲立。随着司仪宣布“长号鸣天”,祭典大幕拉开。九位号手一起鸣长号5响,表达全体中华儿女对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无限景仰和无比感恩。鼎湖峰后,章晓华静静伫立,内心澎湃不已。
从这天起,浙江缙云与陕西黄陵、河南新郑真正形成了“三地共祭、三地相当、北陵南祠”的全国轩辕黄帝祭祀格局。
2022年6月,黄帝文化历史性地写入了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这些年,缙云县实施“传承和弘扬黄帝文化八项工程”,先后举办“百名系列”品牌祭典18场,举办了6届“中国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构建起多层次、跨地域、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今年5月,首套系统梳理省域文明基因的权威读本——以《黄帝文化》为代表的浙江文化印记系列丛书正式出版。黄帝文化这张厚重的历史名片,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时代价值,成为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
文化建设为了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建设文化?
依托黄帝文化,2016年5月,丽水市委明确提出仙都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任务。
2020年1月,仙都景区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丽水国家最高等级景区零的突破。搭乘着“文旅快车”,黄帝文化更加“有形化、年轻化”。
严肃表情与可爱姿态极具“反差萌”的文创摆件“黄小帝”,中国传统色“缙云色”扎染的包包和丝巾,标志性景观造型的清凉文创雪糕……走进仙都景区,“把仙气带回家”是游客必逛的文创小店。进入暑期以来,该店最忙时单日进店人数破千,日营业额高达3万余元。
目前,缙云县开发的“把仙气带回家”等黄帝文化系列衍生文创产品已有100多类270余款。通过创新传播手段和模式,千年人文始祖形象和故事“走进”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内心,黄帝文化的传播路径也越来越广……
“我知道中国人被称作炎黄子孙,今天来到这里能看到轩辕黄帝像,感到非常震撼和激动!”今年4月,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等16个国家的国际留学生代表走进缙云,感受秀丽山水,探索南方黄帝文化。聆听完黄帝典故,瞻仰着黄帝祠宇的庄严肃穆,来自法国的留学生BIERENT ELYSE JIENI由衷感叹。
推动黄帝文化国际人文交流,缙云县不断开展“请进来”活动,与多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共有80多个国家1000多名留学生到缙云县沉浸式体验黄帝文化。今年缙云县还获评全国首批中外青少年缙云黄帝文化人文研学基地。
“请进来”实地体验的同时,缙云县也在主动“走出去”,推动文化“新三样”出海。《缙云:黄帝文化在中国南方的千年传承》一文被翻译成英、法、日、韩等多种语言在海外传播,《从缙云到巴黎:一把剪刀“裁”出黄帝文化的出海之路》一文被美国联合通讯社和法国、印尼媒体推介,黄帝文化网文出海阅读量累计达800余万次。缙云黄帝文化标识——鎏金铜龙入选“诗画浙江×顺丰速运”文化联名包装之一,每年将有2亿件印有“黄帝文化”标识的快递包裹飞抵全球190余个国家及地区,成为“移动的缙云黄帝文化名片”。
得益于文旅融合,仙都景区打响了“中国黄帝文化名山”品牌,当地村民也鼓足了“钱袋子”。
进入暑假以来,位于仙都景区入口处附近的六味居农家乐生意愈发好了,业主兼厨师刘敏达围在灶台前从早忙到晚,一楼大厅的十张大圆桌不断翻桌,忙碌时一天要接待八九十桌。
“没有黄帝文化这块金字招牌,我们就不可能吃上‘旅游饭’。”刘敏达的话语里充满了感激。
鼎湖村是仙都景区的核心景区村,他是土生土长的鼎湖村村民,20多年来眼见着村子从老破旧变成大花园。2010年,瞅准商机的刘敏达把自家三层半的楼房改造成了民宿,2015年又增加了餐饮,青菜自给自足,员工都是家里人。平价服务吸引了诸多上海、杭州等地的老年疗养客户群,生意越做越火,“毛估估一年30万元肯定有的。”
吃生态饭、念文旅经,景村同美共富的乡村图景正在鼎湖村徐徐展开。截至2024年年底,仙都已有民宿农家乐300余家,鼎湖村村集体收入从2021年的77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172万元。
此外,缙云县大力推介黄帝文化研学游、赛事游线路,连续5年举办“骑纪中国”黄帝缙云机车嘉年华及摩友祭典专场活动,连续3年举办国内首个以“仙女跑”为主题的女子半程马拉松,每年吸引全球7000多名机车、跑步爱好者参与,推动活动“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每年带来4000余万元的综合效益。通过传承弘扬黄帝文化,全县黄帝文化产业收入已达100余亿元。
推动黄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今年8月,丽水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要求彰显山水人文特质,精绘花园城市画卷,活化黄帝文化、处州古韵等文化标识,让文化载体涵养城市气质。如今的丽水,正走在切实将文化资源流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澎湃增量之路上。
曾翠、廖王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