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贵州教育报·少年派周刊》
封面故事
游杜鹃王国
毕节百纳彝族乡龙竹小学五年级 (1) 班 杨金燕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踏上了去杜鹃王国的旅程,去欣赏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海。一路上,我兴奋得像只小麻雀,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刚到景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中国百里杜鹃”六个大字,古色古香的牌匾让我仿佛进入了仙境。我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进景区,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路旁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片片光斑,像是在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越往里走,景色越发迷人。忽然,眼前一亮,一片如火似霞的杜鹃花海映入眼帘。那一簇簇、一团团的杜鹃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远远望去,宛如一幅巨大的彩色锦缎,铺满了整个山野。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置身于花海之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朵快乐的杜鹃花。
我低下头,仔细观察这些可爱的花朵。它们有的已经完全绽放,露出金黄的花蕊,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向我点头微笑;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羞答答地躲在绿叶丛中,仿佛在和我捉迷藏。我情不自禁地凑近一朵盛开的杜鹃花,深吸一口气,那清甜的花香瞬间充盈了我的整个鼻腔,让我心旷神怡。
一阵微风吹过,花海泛起层层波浪,此起彼伏,美不胜收。我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这无边的美景。这时,一只蝴蝶在我身旁翩翩起舞,它也被这迷人的花香吸引了吧。我跟着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想要和它一起共舞,却一不小心踩到了一朵小花。我赶紧蹲下来,轻轻抚摸着那朵被我踩伤的花儿,心里满是愧疚。
继续向前走,我们遇到了一位穿着民族服饰的导游阿姨。她热情地给我们讲起了杜鹃花的传说。原来,杜鹃花还有一个名字叫映山红,相传古时候有一只杜鹃鸟,日夜啼鸣,直到喉咙出血,染红了漫山遍野的花朵,于是这花便得名杜鹃花。听着导游阿姨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那只啼血的杜鹃鸟,对杜鹃花又增添了几分敬意。
沿着小路继续攀登,我们来到了一个观景台。站在这里,整个杜鹃王国的美景尽收眼底。山峦起伏,花海无边,远处的山峰在云雾的缭绕下若隐若现,宛如仙境。我赶紧拿出相机,让爸爸给我拍了几张照片,想要把这美好的瞬间永远定格下来。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花海上,给杜鹃花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更加绚丽多彩。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杜鹃王国,但那片美丽的花海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这次赏杜鹃花海之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美丽的土地。我暗暗发誓,明年一定要再来杜鹃王国,再次领略这春日的盛景!
指导老师:颜海
明星小记者
舌尖上的乌蒙山
毕节一小四年级 (8) 班 马孟含
大家好呀! 我叫马孟含,是来自毕节一小四年级八班的一名女孩,今年10岁啦! 我就像一只活泼的小燕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我最喜欢的事——在阳光洒满窗台的午后,窝在软软的沙发里,读有趣的故事书,跟着主人公一起在奇妙的世界里冒险。我也爱拿起画笔,在画纸上涂抹心中的美好,用五颜六色描绘出我眼中的风景。
今天,我想带大家走进贵州毕节——这座乌蒙山深处的宝藏之城。这里不仅有壮丽的山水,更有一方水土孕育的独特味道。让我们从一口小吃开始,品味毕节的文化基因与人间烟火。
在毕节,豆干不仅是一种小吃,更是一部活着的史书。大方县的臭豆腐干,自清朝道光年间便以“臭里香”闻名,炭火炙烤的脆皮裹着绵软的豆香,蘸上辣椒面,瞬间唤醒味蕾的狂欢。而彝族的“咂酒”,以三道礼仪待客——拦门酒的热烈、祝福酒的深情、留客酒的眷恋,每一杯都盛满彝家人“以酒为媒”的待客之道。
豆干的炭火、咂酒的歌声,是夜郎古国的余韵,也是民族交融的见证。
毕节的味道,是山与人的共舞。威宁火腿,用高寒山区的黑毛猪腿腌制,六百年时光沉淀出咸香醇厚,与云南宣威火腿齐名,成为云贵高原的“舌尖双璧”。而织金的荞凉粉,以苦荞制成,搭配霉豆腐蘸水,辣香爽口,既是夏日的清凉剂,更是彝苗先民对抗贫瘠的生存智慧。
这里的美食从不设限:毕节汤圆包罗万象,火腿、玫瑰、酸菜皆可入馅,一颗汤圆里藏着十味人生;威宁小粑粑以荞麦为皮,裹上火腿与盐菜,焦脆与软糯在舌尖共舞,诠释着粗粮细作的匠心。
今天的毕节,味道中更添创新的活力。活油烙锅架上炭火,五花肉与臭豆腐在凸形锅中嗞嗞作响,一勺猪油蘸水点化万物,成为年轻人围炉夜话的社交符号。曾经的“苦荞粑”化作甜美荞酥,从奢香夫人进贡明太祖的贡品,到如今“三省红都”品牌的乡村振兴名片,苦尽甘来的故事仍在续写。
更令人惊叹的是,威宁的洋芋从主食蜕变为“碳水王国”的明星——烤洋芋、蛋包洋芋、狼牙土豆……简单的食材被赋予千般变化,配上一勺辣椒,便是高原儿女“把日子嚼出甜味”的乐观。
朋友们,毕节的味道,是炭火与山风的味道,是历史与创新的味道,更是坚韧与包容的味道。从奢香古道的马蹄声到烙锅旁的欢笑声,从“鸡鸣三省”的红色火种到“中国马铃薯之乡”的绿色奇迹,这片土地教会我们:愿我们以味觉为舟,驶向乌蒙山的深处,那里有最质朴的滋味,也有最磅礴的生命力!
指导老师:苏燕飞
我美丽的家乡
大方县竹园中学八年级 (1) 班 李巧悦
大家好,我是竹园中学八年级 (一) 班的李巧悦。在日常生活中,绘画、唱歌、播音主持与跳舞,早已成为我的亲密伙伴。我用画笔勾勒世界的炫彩,我用歌喉唱响动人的旋律,我用舞姿释放汗水与心绪,我站在舞台上与同学们用语言交流分享文字魅力的时光。而这些爱好不仅让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更让我对生活充满无限热爱与探索欲。
我的家乡毕节,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地方。它孕育着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里有着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它的美丽令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去年四月,我们全家到百里杜鹃赏花,那是一个充满无尽色彩的一天。那里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绽放,那才叫一个壮观。红杜鹃似跳动的火焰,热烈奔放;粉杜鹃如天边云霞,柔美烂漫,各色花朵交织,将山峦染成绚丽花海,明艳动人。我和我的弟弟妹妹们一同扎进这片花海。我们玩捉迷藏时,粉白花瓣落在肩头,红杜鹃的艳影映在脸上,大家穿梭在花丛间,惊起几只白蝶。我常躲在大片红杜鹃后,屏息凝神,听着小伙伴们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心里既紧张又兴奋。等他们从身旁跑过,又忍不住偷偷窃喜,直到被发现,才笑着跑开,惊起一片花瓣纷飞。
收集花瓣做标本也是我们乐此不疲的事。我们蹲在花丛边,小心翼翼地捡起那些刚刚飘落的花瓣,每一片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有的花瓣边缘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我们把收集到的花瓣夹在书本里,满心期待着它们变成精美的标本,仿佛这样就能把春天的美好永远留住。后来,我总爱翻看那些早已褪色的花瓣标本,仿佛又回到了那片绚烂花海,耳畔响起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花香。
每当提起毕节,心里就像被暖阳照着,温暖着我。乌蒙山的绿、织金洞的奇幻光影、百里杜鹃的花开绚烂,这些美丽画面早已刻进我的心中。无论走到哪里,见过多少美景,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始终在我心里,无法替代。这些风景不只是大自然馈赠的礼物,更藏着我从小到大的回忆。小时候在山间奔跑,在溪流边嬉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着我的成长。每当疲惫时,闭上眼睛,回想美丽画卷,给予我力量与安慰。
我美丽的家乡毕节,早已成为了我生命的根,不管走多远,只要一提起毕节,我为能生长在这里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我美丽的家乡,我永远牵挂的地方。
指导老师:苏莉
贵州教育报记者 陈瑞 整理
编辑 陈茜茜
二审 廖波
三审 赵宏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