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前段时间,我来到江西省的省会南昌游玩,当我走在南昌的街头时,目光总被满大街的“水煮”招牌所吸引住。红底白字的、黄底黑字的,有的藏在巷口,有的守在街角,密集得让人忍不住好奇:这南昌的“水煮”,到底是什么东西?看起来似乎跟我们熟悉的麻辣烫特别像。
于是我就逮着本地朋友问了一问,结果对方大手一挥,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南昌水煮啊,跟麻辣烫看着很像,但其实并不是一回事!”见我一脸疑惑,他又加重语气强调:“真不一样!水煮是水煮,麻辣烫是麻辣烫,你可千万不要搞混了,不然会被笑话的!”
南昌本地朋友的这番话反倒勾得我好奇心更盛,非得亲口尝尝这“不是麻辣烫”的南昌水煮到底啥味儿,究竟和我们平时吃的麻辣烫差别在哪儿?
南昌朋友也够意思,第二天就带我前往老城区,说要去一家水煮老字号让我见识见识。快到地方时,我就远远望见南昌的标志性建筑绳金塔,塔身古朴,在一众老房子里格外显眼。可等走到店门口,我抬头一看,顿时愣住了——招牌上明晃晃写着“小波麻辣烫”。
我心里忍不住打了个嘀咕:不是说好了南昌水煮和麻辣烫不一样吗?怎么还是带我来吃麻辣烫了?这到底靠不靠谱啊,会不会是搞错了?
带着满脑子疑问掀帘进店,不大的店面里已经挤得满满当当,桌子挨着桌子,坐的大多是操着本地口音的食客,有的埋头猛吃,有的边吃边和老板闲聊,烟火气十足。看这阵仗,味道应该差不了。
坐下没多久,我就发现这“小波麻辣烫”的吃法,看着确实和麻辣烫没太大区别:只见锅里放着五花八门的食材,素的有海带、豆腐泡、青菜等,荤的有丸子、香肠、鸡杂,想吃啥自己夹,选好交给老板,过会儿就端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南昌水煮了。
我也学着别人的样子,夹了些肉和菜,算下来将近30块钱,满满一大碗端上来,看着还挺丰盛。吹了吹热气,舀起一勺汤尝了尝,第一感觉是——卤味真够浓的!带着点微微的辣,还有种说不出的醇厚,不像有些麻辣烫的汤,总带着股单薄的香精味。
再夹起菜来吃,发现食材煮得格外透,每一口都吸足了汤汁,尤其是豆腐泡,咬下去“噗嗤”一声,鲜美的汤在嘴里爆开,香得很。其中最让我惊艳的是那“藕丸”,外皮炸得酥酥脆脆,泡在汤里却没软塌,咬开后能尝到细碎的藕粒,带着淡淡的清甜,和浓郁的卤味混在一起,层次特别丰富,吃完一颗还想再来一颗。
一顿饭吃下来,我咂咂嘴,还是有点迷糊:这味道是不错,可感觉跟麻辣烫也太像了吧?顶多是卤味更重、更入味些,说是南昌改良版麻辣烫,好像也说得通。南昌当地朋友却说“完全不是同一种东西”,究竟差别在哪儿呢?
不知道在南昌吃过水煮的朋友,能不能给我解解惑:这南昌水煮和麻辣烫,最关键的区别到底是啥?还有我吃的这家“小波麻辣烫”,算不算是正宗的南昌水煮呢?你们吃过南昌水煮没?感觉如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