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土镇东北部,花滩河蜿蜒流淌,孕育了一片神奇的土地——心合村。这里平均海拔785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走进心合村,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更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见证一个传统村落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心合村小叉组风景
历史沿革:从则溪制度到现代新村
心合村历史悠久,元代属播州宣抚司辖下的乌江等处蛮夷长官司,明代属播州宣抚司辖下的倒柞等处,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朝廷平播后,划归水西宣慰司管辖,军事上受遵义军民府辖沙溪巡检司管辖。现存“则溪”(彝语“仓库”之意)军政制度遗迹,淅溪村民组即其见证。该村由原民协、新黔、桥梁三村合并而成:1984年体制改革,三村分别从普惠、官田、沙土公社独立建村;1992年撤区并乡,民协、桥梁村并入官田乡;2007年三村合并为官田乡心合村;2013年随官田乡并入沙土镇。现辖14个村民组,面积9.7平方公里。
红色记忆:长征路上的测绘故事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心合村,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红色记忆。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团三营在营长张震(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率领下,曾在石鼓寨设立测绘点。红军战士将麻窝山命名为“老将山”,菜籽湾大山命名为“湖南堡”,这些名称至今仍在当地流传。
据村民吴文先回忆,红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1975年,退伍军人罗祖金在湖南偶遇一位老红军,对方还特意询问“老将山”的情况,这段跨越四十年的对话,成为军民鱼水情的生动写照。
产业发展: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在农业方面,村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1500亩有机高粱成为贵州茅台集团的优质原料基地,高粱种植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订单农业保障了村民稳定增收。120余亩烤烟规范化种植,白芨等中药材种植初具规模。
虽然工业基础薄弱,但心合村的服务业充满活力。X023县道沿线,12家商铺经营着加水洗车、百货零售等业务,方便了群众生活,也带动了就业。
基础设施:羊肠小道变现代路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心合村与外界联通多为羊肠小道,村民出行十分困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全村硬化了通村通组路和入户路,彻底解决了“行路难”问题。
目前,X023县道穿越村内4个村民组,全村拥有通村路4.3公里,通组路11公里,形成了东连新爱村、新光村、官田社区,西北接天星社区,南通团山村的完善路网体系。
同时,心合村实现5G网络全覆盖,村内建有联通、移动、电信、广电基站,大部分村民家中已接入光纤网络。全村实现组组通广播、电视、电话、宽带,60%的农户安装了监控设备。
村内建设有人饮工程3个,机电井1口,通过提灌和管道输送的方式为村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2018年实施的后坝机电井工程,覆盖三个村民组,实现了全村组组通自来水。
1980年3月,全村实现通电。2000年完成“三改”工程,进一步改善了村民用电条件。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极大地改善了心合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心合村村容村貌一角
文化传承:古寺古树与非遗记忆
心合村的文化底蕴深厚,最具代表性的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都佛寺。这座始建于乾隆二年的古寺,占地二十五亩,历经三百年风雨依然香火不断。1935年,红军曾在此驻扎。
心合村都佛寺
村内还有多棵百年古树,桥头组的古树已挂牌保护,成为生态文明的活化石。
古法造纸技艺
心合村古法造纸技艺传承百年,以构树皮为原料,经浸泡、去杂、石灰沤制、碾浆、成型、烘干等十余道工序精制而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村内有多家造纸作坊,产品因质地优良远销遵义。匠人们将构皮浸泡数日使其软化,经人工去杂后,用石灰水浸泡、石碾碾浆,再经发酵、过滤、定型等工序制成皮纸。这项凝聚先民智慧的古老技艺虽已停产,但造纸遗址犹存,完整工艺仍保存在村中老人们的记忆里,成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熬柏香油传统技艺
心合村熬柏香油技艺是当地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兴盛一时。这项传统工艺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
心合村地处柏树林区,几乎每个村民组都分布着大量古柏树。匠人们会深入山林,精心挑选那些被砍伐或雷击的百年古柏树桩作为原料。通过极为考究的制作过程熬制出的柏香油具有独特芳香,主要用于药用价值。当时作为生产队的重要收入来源,其经济价值颇高。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这项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传统技艺逐渐式微。如今,完整的熬制工艺仅存于村中老人们的记忆中,成为记录地方特色产业的重要文化遗产。
治理创新:党建引领聚发展民心
心合村的基层治理充满智慧。村“两委”班子健全,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重大事项民主决策。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常态化走访群众,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囊团”机制——邀请老教师、老支书、乡贤寨老参与村务管理,发挥他们威望高、经验足的优势。村规民约与时俱进,制定了人居环境整治、微信抖音管理等具体规定,引导村民共建共治共享。
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心合村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描绘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