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安徽研学旅行大会在合肥开幕,大会以“研学安徽 智启未来”为主题,立足安徽,面向国内国际,重点联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打造研学旅游业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平台。
由歙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申报的《走进徽州:研学与文旅融合创新实践案例》入选2025年安徽省研学旅游“新产品”十佳案例。
歙县陶子研学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受邀企业在现场进行研学产品展陈,精美的鱼灯文创产品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创新推出“走进徽州”系列产品,以“研学+百业”模式整合非遗、生态与乡村资源。
依托黄宾虹故居、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非遗鱼灯等核心资源,打造“研学+非遗”等特色项目,构建差异化研学矩阵。通过场景化教学、沉浸式互动和“白+黑”全时段产品的创新形式,形成“四季可游,产学结合”的研学新格局。产品面向学校、亲子家庭及银发群体,实现“游、学、购”一体化,构建了“文化传承-教育创新-产业带动”的完整价值链。
通过三大举措实现文化资源向体验产品的有效转化。
一是打造“文化+体验”沉浸式研学课程,推动场馆资源向产品转化,依托黄宾虹故居、新安画派艺术研学中心等场馆,开发探寻宾虹生平·对话水墨丹青”等文化课程,同时结合活字印刷、徽州刻书等非遗技艺体验,让学员在动手实践中感悟文化精髓;创新推出“鱼灯巡游”“傩舞互动”等沉浸式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场景还原等形式,生动展现徽商文化与民俗故事。
二是构建“白天研学+夜间演艺”全时段产品链,提升研学时长与粘性。结合黄山市首个沉浸式夜游演出《徽州府有喜》,推出“观演+体验”闭环模式,学员持自制非遗鱼灯参与演出,在互动中增强文化感知。项目运营后夜间客流提40%,有效延长学员停留时间。
三是打造景区开放式课堂,以“非遗+文旅+研学”激活文化资源。将雄村、牌坊群等景区转化为开放式教学场景,融合自然与人文资源,结合鱼灯体验、活字印刷等课程打造千人级研学活动。成功举办单日超千人参与的研学项目,以创新模式推动徽州文化传承,获市场高度认可。
立足产品,构建“新线路、新活动、新文创”三大维度,打造新亮点。
新线路:一日穿行徽州巷陌,解锁千年人文密码;四季沉浸非遗课堂,开启趣味研学之旅。根据需求开创“走进徽州,一日体验” 带你漫步白墙黛瓦间,触摸徽派建筑的岁月纹理;“研学徽州,鱼你同行” 以鱼为引,让传统民俗在实践中鲜活生长。
新活动:紧扣节日热潮,结合新产品,打造系列活动。新春时节“非遗贺新春,研学徽州行”主题活动火热在徽州古城开启。春季研学期间,推出“千人竞绘鱼龙舞,首Show牌坊非遗图”、“研学“趣”雄村,非遗“拓”春行”等活动,千人执笔共绘鱼龙舞,在色彩斑斓中感受非遗生命力;走进雄村,体验拓印技艺,让古老艺术跃然纸上。
新文创:完善文创衍生产品,开发“何为徽”系列文创,探寻文化本源。迷你鱼灯点亮童趣,徽派手信将徽州记忆凝于指尖,在“徽州递铺”等文创店设置体验式消费场景,构建“游、学、购”一体化消费链条。
创新构建全方位品牌传播体系,以“双矩阵”模式提升徽州文脉研学影响力。
线上打造“两微一抖一红”(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新媒体矩阵;线下联合100+家旅行社、教育机构构建推广网络。
创新采用“三层传播”策略:主流媒体深度赋能,获中国网、省台等权威媒体报道;邀请30余位文旅达人实地体验,创作优质短视频内容;培育在地“研学推荐官”——歙公子IP,通过真人实景展现研学魅力。采用vlog纪实、动画解说等年轻化表达。实施精准分众传播,为学校群体定制课程实录,为亲子家庭打造互动攻略,为银发客群设计文化专题。通过系统化品牌建设,客源半径从长三角扩展至全国20+个省市,实现品牌价值与市场拓展双提升。
来 源= 歙县文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