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0种生活的安可
立秋之后,迎来“阳阴交替”的黄金养生季。此时选择一处既能舒展筋骨,又能滋养心灵的所在,是顺应时令的养生之道。
青岛市南区,山海相拥,街巷蕴藏岁月,四座兼具人文与自然的公园,正是秋日“养形”与“养神”的天然宝库。
沿海岸西行,距栈桥不远,便见台阶延伸至这座依势而建的静谧公园。清晨,避开露水寒湿,拾级而上,朴树枝干遒劲,山茶花悄然绽放,夏日浓荫虽褪,却更显清朗。
公园深处,挺拔的柏树天然成框,远方栈桥回澜阁与苍茫海天精准镶嵌。在此习练一段八段锦的“调理脾胃须单举”,松柏的沉静伴着海风,身心悄然沉淀。
这座始建于1957年的公园,铭记着英雄李慰农。1989年立起的雕像,2016年以“山海情怀,红色颂歌”为主题的升级,让红色基因与自然生机在此永恒交织,行走其间,是先烈的浩然之气与山海壮阔的无声滋养。
组图|100种生活的安可
安徽路上,这座狭长的开放式公园依缓坡舒展。平实路面,随处可憩的长椅,使其成为黄昏健步的绝佳选择。
老舍公园北临德县路、曲阜路交汇处,南与湖南路相接,面向青岛湾。湖北路横贯其中,分南北两部分。北区水声潺潺轻吟,如同应和着城市平实而有力的脉搏;南区幽深廊架下仿佛藏着老城故事,老舍先生的半身塑像静静伫立,凝望着岛城烟火。
这里也是青岛早期公园之一,因旧时遍植蔷薇花,春夏时节鲜花遍开,老百姓俗称之为“大花沟”,这个名字延续至今。运动以微暖即止,谨记避免大汗伤津,让心神在漫步间归于一片宁和安详。
组图|南四十亩
雄踞汇泉湾西侧,礁石群突兀嶙峋,与苍翠的松林带,在惊涛拍岸间共奏磅礴乐章。这里有“汇滨垂钓”的盛名,很早以前便是青岛十景之一。立秋后,更是观潮听涛的上选。
这座1950年为了纪念鲁迅而重新命名的公园,路径依自然丘壑起伏蜿蜒。行至泻水小桥或古朴凉亭,看海浪猛烈撞击断崖,生灵自在嬉戏。茂密的松林形成天然氧吧,正是实践森林浴理念的理想场所。
静坐亭中,海风的微咸与松针的清气交织,涛声阵阵荡涤心尘。秋凉随海风而至,切记及时添衣,尤其护好肩颈膝盖,在壮阔中安然汲取自然伟力。
组图|100种生活的安可
澳门路畔,“青岛雕塑一条街”上的海趣园,色彩明快,充满活力。园区巧妙融合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于雕塑,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等典故化为童趣盎然的造型,环绕在少儿活动中心东侧。
牵着孩子的手穿梭其间,一则则故事在互动中鲜活起来。或在童话场景旁舒展身体,或在趣味造型间追逐嬉戏。
这里少了刻意运动的拘束,多了亲子同乐的暖意与传统文化无声的浸润。这份流淌于欢声笑语中的天伦之乐,正是滋养心灵、焕发精神的珍贵能量。
组图|南四十亩
市南区的每块砖石都沉淀着光阴,山海间分明流淌着节气的温厚韵律。行走于这四座公园,是筋骨的舒展,是血脉的畅通,更是在自然的雄浑能量与人文的深沉回响中,完成一场对身心的深度滋养与从容“养藏”。
让海风松涛拂去燥热,让街巷泉韵抚慰心神,步入秋天,在市南的山海城间,重启身心。
END
来源:微市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