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漳州华安土楼景区里人头攒动,一场跨越安溪、华安两县三地的“仙龙祥·共发展”系列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重庆的游客胡容,牵着孩子在热闹的摊位间穿梭。“特意带娃来土楼打卡,品尝了爽滑的龙涓米粉,吃着醇厚的红酒炖猪脚。小家伙吃得满嘴流油,直嚷嚷着还要再来一份。”胡容一脸满足,“在重庆可吃不到这口地道风味,没想到来土楼看风景,不仅游览了仙都土楼,还能撞上安溪龙涓的特色美食,这趟旅行真是赚了。”
她的赞叹,道出了龙涓镇特色产业的独特魅力。这个兼具茶园风光与酒坊醇香的乡镇,正以茶叶与红粬酒为媒,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融合之路。
红绿相依,双产并行的产业底色
龙涓镇地处安溪县西南部,既是安溪的茶叶主产区,也是闽南地区独一无二的红粬酒生产基地。在长期发展中,当地逐渐形成了“一香(茶叶)二甜(大饼贡糖、水果玉米)三清(虎尾轮、风鼓草、黄花菜)四补(红酒、老鸽、鸡鸭、牛羊)”的特色产业格局,其中茶叶与红粬酒如同两大支柱,支撑起当地产业发展的骨架。
茶叶是龙涓的“绿色名片”,漫山茶园不仅为农户带来稳定收入,更孕育出“好茶龙涓”的区域品牌。而红粬酒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统酿造技艺在龙涓镇代代相传,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当地正通过IP形象塑造强化产业标识,在龙涓镇IP形象征集活动中,“龙哥”以茶芽为龙角、“涓妹”以酒坛为头饰的设计获得53.29%的投票支持,直观展现了茶酒双产的核心地位。
跨界联动,区域组合的创新升级
“红粬酒配祥华茶点,口感更醇厚!”在“仙龙祥·共发展”系列活动现场,龙涓摊主的主动推荐,道出了区域协作的精髓。这场跨越安溪、华安两县三地的盛事,让龙涓的红粬酒、米粉与祥华的茶叶、仙都的百香果相遇,催生了“地域特产”向“区域组合”的蝶变。
龙涓镇的参与不止于产品展销。活动中,三地乡镇长化身“带货达人”,在直播间共同推介特色农产品,龙涓红粬酒与安溪铁观音的组合套装成为热销品。更令人欣喜的是自发产生的创新:仙都果农与龙涓糕点师傅探讨“百香果入馅”的新配方,计划将区域特色融入传统糕点,这种基于市场需求的联动,让协作有了持续生长的生命力,更让“地域特产”在互动中融合成了更具吸引力的“区域组合”。线上线下的同步发力,让龙涓特产触达更多消费者,形成“活动引流—体验消费—口碑传播”的良性循环。
民生为要:产业融合里的获得感
产业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百姓的笑脸上。在龙涓镇,IP形象投票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参与,有人为“龙哥涓妹”拉票,有人为“茶仔”点赞,大家通过投票表达对家乡特色产业的认可与支持,这种参与感进一步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随着“仙龙祥”三地合作的深入,龙涓镇与祥华乡、仙都镇共同启动了人才赋能平台。未来,三地将定期组织茶艺师、评茶员、电商主播等技能培训,深化“茶科技”研发合作,并计划与高校联建“乌龙茶产业研究院”,打造创新共育的“人才飞地”。这些举措将为龙涓镇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村民有机会参与到产业升级的进程中,分享发展红利。“这不仅是一纸约定,更是三地从‘空间毗邻’迈向‘发展同心’的关键一步。”安溪县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龙涓与华安将整合资源,串联景区景点,强化联动营销与客源互推,并在文艺创作、文化研究、旅游开发等领域深度合作,合力将“仙龙祥”三地打造成为闽西南协同发展的新标杆。
茶香飘远,酒韵悠长。龙涓镇以茶叶和红粬酒为媒,在区域协作中探索产业融合之路。这里的实践证明,乡村振兴不必依赖宏大叙事,深耕本土特色、做好协同文章,同样能走出一条扎实的共富之路。当更多人因一杯茶、一坛酒认识龙涓,这个山乡的未来,正随着产业链的延伸愈发清晰。(施婉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