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绿成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8月13日傍晚时分,隆回县虎形山晚霞瑰丽,将山里崇木凼村的天空染得绚烂非常。这个海拔近1400米的山村,迎来上千游客入住。“一直到八月底,客房都订满了。”瑶山秘境民宿老板兼前台阮青礼回绝了记者入住请求。
“别说你临时订房,连我都只能睡帐篷。”龙瑶生态旅游公司负责人宁佐升带着团队在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电音节,他说,整个暑假,景区内所有村寨一房难求。
“景区范围涉及虎形山、小沙江2个乡镇,登记在册的酒店、民宿总数量有500多家,夏秋季节仍供不应求。”小沙江镇政府旅游专干谭江介绍,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最初因鲜为人知的花瑶在此聚居而扬名,但从近年游客季节分布和景点分布看,景区的自然生态吸引力更大。毕竟,多少人能在近40℃高温炙烤中,不向往白天23℃的清凉呢?
因处于雪峰山东麓深处高海拔地带,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过去受外界活动干扰较小,一直山林茂密,有淙淙山泉,有天然花海,古树群落平均树龄400年,其中树龄最大一株已有1200年。
“特地来看千年古树。”来自怀化市的张先生夫妻计划游玩2天,“太舒服了,干脆在民宿包月。”
“每年七八月份都和家人、朋友来避暑,今年已经是第六年了。”来自长沙的蔡女士说,退休后最大的任务是养生,遇到山好水好空气好的地方肯定会留下来。
一家旅行社的导游黄阎俊告诉记者,他所带旅游团共53名游客,分别从长沙、株洲、湘潭汇聚成团,所有人来景区的理由都是“风景好又凉快”。
”我们打出‘北有莫干山,南有虎形山’目标,有可能会实现。”虎形山乡党委书记钱琦笑道,暑假期间,全乡旅游综合收入预计超2亿元。
大部分文旅收入由原住民所得。景区中心地带的白水洞村,村民不仅在古老瑶寨人文风情基础上开设住宿、餐饮,还延长产业链条,根据游客偏好,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富硒农产品、高山羊肚菌、金银花等成为支柱产业。如今,白水洞村农户户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55.98万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火爆,带动隆回县文旅经济同步增长。上半年,隆回县接待游客总量突破784万人次,同比增长84.67%,旅游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130%。
【相关链接】
“十四五”期间,湖南生态旅游逐年攀高,2024年我省生态旅游接待游客总量2.96亿人次,同比增长4.6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61.04亿元,同比增长1.73%,“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进一步畅通。
今年“五一”假期,全省山水吸引游客2149.49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7.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2%、36.5%,收入总额创同期历史新高。
生态旅游火热为湖南国有林场转型发展提供契机。目前,全省超60%的林场正在发展生态旅游,结合森林资源和文化项目,实现从木材生产向生态旅游服务转型。国有林场依托生态旅游,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探索生态农产品加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林区经济繁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