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长春以一场“电影+文旅”的盛宴点燃城市活力。当任贤齐在五环体育馆唱响《心太软》,腰间毛茸茸的“人参娃娃”挂件随旋律轻晃,这款融合长白山神话与电影基因的文创产品瞬间售罄,线下门店排起长龙,制作团队紧急招募编织能手——这不仅是文创产品的破圈爆红,更是长春文旅融合活力的生动缩影。借势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与长影建厂80周年,长春以“一街引领,全城联动”为纲,通过光影串联城市肌理,让市民与游客在银幕内外共享文化盛宴,书写着“新中国电影摇篮”的文旅新篇。
文创破圈:小物件撬动大认同
“特意来买人参娃娃,没想到线下又断货了!但看着家乡旅游这么火,心里特别高兴。”在长春礼物长影概念店,“95后”长春女孩李琪望着空货架虽有遗憾,眼中却充满自豪。她口中的“小参仙”,红绳围脖、白眉萌态,由爱未来文创集团精心设计。任贤齐演唱会的“同款效应”让它彻底破圈,不仅引发手工基地扩招编织人手,更让“长春礼物”系列文创走入大众视野。
近年来,“电影城”长春依托中国长春电影节等平台,积极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聚焦打造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加速全域全季文旅资源整合。坚持文化与旅游双轮驱动、冰雪与避暑双业并举,对接全省旅游布局,长春正着力构建联动冬夏、带动春秋的全季旅游格局,加快建设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东北亚区域旅游集散中心与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
借势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与长影建厂80周年的双重契机,长春市文广旅局将通过构建“一街引领,全城联动”的文旅活动体系,打造涵盖三大板块、五十余项特色活动的丰富体验,让电影艺术更深融入城市肌理、走进市民日常。
光影入街:城市变身“电影片场”
新民大街的浓荫之下,光影正悄然重塑着这条历史文化老街的风貌。自7月5日开街便广受赞誉的新民大街,在电影节期间化身为沉浸式电影体验的主舞台。8月7日至27日,“长影记忆”露天电影展映周在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与文化广场启幕,《白毛女》《上甘岭》等经典影片重现银幕,邀市民夏夜重温旧梦。紧随其后,从8月20日起,“胶片时光”电影海报艺术长廊沿街铺展,老海报里的长春故事随参观者的步履徐徐展开。8月20日至29日,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主舞台还将推出电影主题专场演出活动,依托城市演艺品牌奏响光影乐章。
炎炎夏日,“清爽之约”电影消夏活动为22℃的长春再添热度。这有山、欧亚新生活等街区的电影文创市集香气氤氲,长影世纪城的光影秀、肆季南河的无人机表演、净月潭的夜间演艺,共同将夏夜变成了流动的露天电影片场。经典的54路文旅专列已华丽变身为“光影专列”,车内《英雄儿女》道具与剧照错落陈列,限量版影视文创引人驻足。穿行于新民大街的春城漫游巴士上,电影文化讲解与建筑互动项目同步开启,让乘客在移动中触摸城市的光影记忆。
沉浸体验:打卡点变身入“戏”场
“跟着《末代皇帝》逛伪满皇宫博物院,在《人世间》取景地打卡54路有轨电车,感觉自己走进了电影里。”山东游客刘琳在朋友圈晒出的“追剧攻略”,正是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期间新推出的三条精品旅游线路的真实体验。历史文化之旅串联新民大街、伪满皇宫博物院等经典取景地,《滚滚红尘》《末代皇帝》的时代印记在街巷间流转。产业文化之旅则走进长影旧址博物馆、一汽1号门,感受《茶啊二中》的动漫热血与《人世间》的烟火气在此交融。生态文化之旅引领游客漫步净月潭、伊通河,在山水林泉间寻觅《末路狂花钱》的欢乐与《父辈的荣耀》的温情。
电影节专属旅游线路推出后,“按线打卡、仿剧拍照”迅速成为游客新风尚。人们在沉浸式体验中从“观影人”转变为“剧中人”,城市的历史脉络、产业积淀与生态画卷,借由电影镜头被重新阅读与感知。
光影惠民:银幕“下沉”寻常巷陌
“电影的盛宴,百姓的节日”绝非虚言。本届电影节的“光影长春”惠民系列活动,正让电影艺术真切走入城市的寻常巷陌。“书香影韵”全民阅读活动中,电影主题图书展、文学品读会在咖啡馆与书店间陆续铺开,咖啡香与胶片味交织出独特的文化氛围。“乐动春城”精品演出则深入景区、商圈与社区,长春演艺集团的交响乐、长春市群众艺术馆艺术团的民俗表演,让《冰山上的来客》等经典旋律在街头巷尾悠扬回荡。
社区露天放映点前,白发老人带着孩童观看《英雄儿女》,祖孙俩的笑声与银幕上的台词同频共振。桂林路商圈的电影主题书展上,年轻人手捧剧本,热烈讨论着镜头语言的魅力。正如市民王阿姨所说:“以前觉得电影节离我远,现在家门口就能看露天电影、专场演出,这才是咱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福利。”
产业升级:让“流量”沉淀为“留量”
文旅融合释放的深层活力,更在产业层面的升级中持续显现。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组建传媒公司进军短剧创作,推动取景地从单纯的“打卡点”向内容“创作源”蜕变。长影乐团推出“周周交响乐”常态化演出,涵养着城市的艺术土壤。净月高新区对入驻影视企业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外景搭建补助政策,为“电影+”生态注入强劲暖流。总投资50亿元的方特电影主题乐园正在加速建设,未来AR、VR技术将让游客沉浸式“穿越”进电影世界。而“光影专列”“胶片时光长廊”等三十余个文旅项目的推进,正共同构建起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的坚实骨架。
◆来源: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侯丹 文/图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