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梧桐掩映的复古书局到云端之上的现代书店,从弄堂深处的独立书屋到未来感十足的智慧图书馆,上海的阅读空间正以多元化的姿态满足着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
正值2025上海书展,让我们开启一场魔都阅读空间的巡礼,感受满城书香。
徐家汇书院
徐家汇书院内景 王凯 摄
徐家汇书院位于徐家汇源核心位置,占地18650平方米,拥有藏书20万余册、报刊600余种、阅览座席800余个,是一座集图书、科技、博物、美术、旅游等多元功能高度融合的文化和旅游新空间。2023年1月正式开放以来,徐家汇书院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站在徐家汇书院阳台,可以欣赏到徐家汇天主教堂等历史与现代融合共生的城市美景。
徐家汇书院的二楼有无障碍阅览区,为有视力障碍的读者提供听书服务,以及盲文书籍、大字书等,让公共服务覆盖到更广泛的群体。
地址:徐汇区漕溪北路158号
和平书院
和平书院内景 杨建正 摄
和平公园里的和平书院,占地1万平方米,拥有四栋主题馆、一座艺术馆、一片中心阅读绿地、10余万册藏书,是上海首个24小时城市公园图书馆。自去年4月开业以来,和平书院迅速成为居民喜爱的“城市会客厅”,已构建起休闲阅读、绿地阅读、行走阅读、伴餐阅读、深度自习等多元阅读场景。
和平公园日均服务读者超4000人次。2024年,共有52位外籍成人读者在和平书院办理了借书卡。 上个月,和平书院成功入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公布的2025年“年度最佳公共图书馆奖”名单。
地址:虹口区大连路1131号
“上海早晨”阅览室
“上海早晨”阅览室为读者提供“古色古香”的读书体验 钱晶 摄
“上海早晨”阅览室所处的老建筑前身为浦江饭店(原“礼查饭店”),这里的水晶吊灯、皮质沙发、复古桌椅让读者仿佛走进了上世纪初的老电影。读者可以在这里收获“古色古香”的读书体验,网友在社交网站上将其称之为外滩“最美阅读空间”。
“上海早晨”阅览室于2024年12月开放,这里的图书以“文化三地”作为主题分类,涉及文博方志、历史人文、证券金融等多个领域,书刊总数2000余册。
地址:虹口区黄浦路15号
上海南站灯塔书房
上海南站灯塔书房 王凯 摄
8月5日,上海南站灯塔书房正式对公众开放,位于站内二层广场大厅。这是上海首座火车站内免费开放的阅读空间,也是目前全国火车站里第一家大规模的书房。
书房入口处是一座金色拱,410米长的文化长廊下,九大板块的千余册图书沿墙铺展——从海派文化典籍里的上海街巷记忆,到铁路史料中的交通变迁足迹;从世界旅行指南到经典文学名著,从建筑艺术画册到儿童绘本,全龄段旅客都能找到共鸣。南来北往的旅客可以在此歇歇脚,翻开书页,在旅途启程前享受一刻宁静时光。
地址:徐汇区沪闵路9001号
华师大出版社24小时阅读空间
读者在24小时阅读空间 图片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宣传部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4小时阅读空间位于华师大校园内,靠近丽娃河,环境优美,氛围宁静。200余平方米的阅读空间内,约2000册图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精选而出,以人文社科和教育类新书为主,并定期更新。如果读者想购书回家,也可以扫描二维码下单,享受“试读在空间,快递到家门”的服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4小时阅读空间定期举办读书会、新书分享会、非遗体验课及家庭教育思辨课。近期,阅读空间被上海市妇联授予第146号“家+书屋”称号,并与普陀区妇联共同开启了“未AI•丽娃”家庭教育新空间。
地址: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
阅读空间不仅是存放书籍的地方,更是城市的文化灯塔和心灵的栖息地。上海的书香版图,既有百年建筑的深厚底蕴,也有现代设计的先锋表达;既有大隐于市的独立精神,也有社区邻里的温暖互动。
每一次推门而入,都是一场与惊喜的邂逅;每一次翻开书页,都能听见城市的心跳。
王慧/撰稿
上海滩上洋掌柜(ID:shyangzhanggui)编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