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北京的前门大街和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天安门广场的南端与前门大街的北端,矗立着两座雄伟壮观的城楼建筑,那便是正阳门城楼与正阳门箭楼。一部名叫《正阳门下》的电视剧让许多人知道了这个地方,但是很少有游客能将它们的名字分清楚。
正阳门城楼长期修缮中不对外开放,正阳门箭楼则是时隔30余年,去年年底才免费试运行。相比天安门、前门区域的其他景点,每天进入箭楼参观的游客数量少得可怜,但这并不代表箭楼该被忽略,它的历史意义完全不逊色于中轴线上其他建筑。了解它,是读懂北京中轴线历史的重要一环。
正阳门箭楼,建成于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与正阳门城楼相对而立。它曾与正阳门城楼、瓮城、闸楼、东西月墙等共同构成一组兼具防御性和礼仪性的城门建筑群。对于城楼来说,箭楼相当于它的前哨。
这是一座巍峨雄壮的砖砌堡垒式建筑,所谓“前门楼子九丈九”,指的就是这里。它通高35米,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东、西、南设有94扇箭窗,用于瞭望和射击。在冷兵器时代,正阳门箭楼是北京城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
箭楼与城楼曾为一体,两者由巨大的瓮城相连,是明清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也是京城九门中最宏伟、规制最高的城门。过去是皇帝出巡、百官朝贺、外国使节进京的必经之路,堪称“国门”,也见证过北平解放等重大历史时刻。
箭楼1900年曾遭炮火重创,现存建筑为1906年重建,是北京唯一的箭楼遗存。作为北京中轴线的 “门面担当”,正阳门箭楼是北京老城城垣结构的标志性建筑,它锁定了中轴线南段的核心位置,是外城与内城空间序列转换的关键。去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中轴线上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敞开“大门”,正阳门箭楼是其中的代表建筑。
现在参观箭楼,除了登楼眺望,内部亦有《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专题展览,每层都有布展,继续向世人诉说着北京的过往。观众在箭楼内部可欣赏正阳门脊兽、箭楼模型、宫廷文物等,以丰富参观体验。
沿着楼内陡峭的木制楼梯盘旋而上,最吸引大家注意力的还是4楼的小窗,过去是用于瞭望御敌的箭窗现在依旧是摄影师们的“瞭望窗”。最佳视野在四楼中间的那扇窗,正阳桥牌楼和前门大街尽收眼底,中轴线带来的空间秩序感跨越数百年依旧震撼人心。这种古今交汇的强烈对比,是正阳门箭楼独一无二的参观体验。
目前正阳门箭楼还在免费试运行阶段,而根据有关部门近期发布的文件,正阳门箭楼将于2026年4月1日改为收费,门票暂定50元,具体门票还在征求意见阶段,届时城楼修缮完毕将一起开放。趁着现在免费,大家赶紧安排冲一波吧。
总结来说,参观正阳门箭楼,不仅仅是一次登高望远,更是一次深度的历史文化沉浸之旅。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静静地矗立在北京中轴线上,承载着明清两朝的皇家风云,又象征着这条古老轴线在当代所获得的新生与保护。
登临此楼获得的独特视角,正是正阳门箭楼赋予每一位到访者,去理解和感受北京中轴线磅礴气势与深厚底蕴的最佳方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