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夜晚的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商业繁华兴旺,特色商铺林立,汇聚众多人气。8月16日晚8点,华灯初上,市民游客出游热情高涨,享受休闲惬意的夜生活。
走进游人如织的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体验广平水陆画、磁州窑等非遗项目,带走几个邯郸元素文创产品,喝一杯邯郸本地茶,逛一逛学步桥夜市,这是当下邯郸最火的City Walk(城市漫步)路线。
来自杭州的游客小傅从人民路过街天桥下来后往北走,在北区主街上远远听到动听的音乐,走进名为嘉美文趣社的店铺,窗棂打开,两位穿着汉服的女子用古筝和琵琶合奏曲目。她们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小傅也加入其中。
“嘉美文趣社门楣上的标语‘一座幸福的城 一家梦想的店’‘一家治愈心灵的小店’让我想走进去,了解到底如何治愈我呢?”游客小傅说。
店里人气更旺,“邯郸”含量十足。“醉骑白花马,西走邯郸城”“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木质楼梯台阶上,与邯郸相关的诗句闪闪发光。“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等大幅朱红色书法作品从房顶悬挂下来,给人以视觉享受。
小傅告诉记者:“在外地没有见过这样有城市特色的店铺,可见经营者花了很多心思。”
说到花心思,嘉美文趣社的经营者梁伟最有感触。“店内颇受游客喜欢的邯郸成语元素的冰箱贴、邯郸方言冰箱贴、邯郸明信片、邯郸丛台拼图是我们自主创新设计的。今年我们还计划推出邯郸城市八音盒,相信也会受到市民游客的喜爱。”梁伟告诉记者。
游客在嘉美文趣社选购商品。
灯光映衬下的店铺显得格外温馨。“变样了,比以前更丰富了,我们愿意来逛逛。”市民郭女士表示,夏夜饭后,她选择和家人过来散步、休闲,这里既能感受到邯郸的历史文化氛围,又能体验到文创带来的乐趣。
今年7月,嘉美文趣社扩店,由原来的两间店铺扩为四间。“扩店过程中,离不开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运营方给予的极大支持。物管人员帮助清运建筑垃圾,运营方真心诚意地为我出谋划策,想让我把店面做好。没过多长时间,我们的店顺利开业、焕新升级,为街区增色不少。之后,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运营方专门对接进行扩店宣传策划,推出了探店视频,让更多游客前来游玩。”梁伟表达了对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运营方优化服务的感谢。
梁伟激动地说:“看到这么多人来‘打卡’,我希望通过这些原创文创设计,让更多人了解邯郸、爱上邯郸,把邯郸的历史文化带回家。”
当晚9点,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南区糖田田糖果屋还有不少人。“有时候人多根本挤不进去”“走进这里仿佛置身糖果的世界,店内几面墙全部用糖果装点,店里还有80多个品种的糖果供市民游客挑选……”“五颜六色的糖果,太梦幻了!”糖田田糖果屋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出圈”,俘获了众多年轻人。
糖田田糖果屋的店长芦兰兰认为:“店里持续火爆,一方面是创意设计、商业经验,另一方面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运营方的服务是店铺经营的保障。”
“这是运营专班给我们的服务连心卡,遇到困难或有诉求了,可以拨打电话,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响应。近期有一件事,树枝掉落在店铺房顶上,我们没办法处理,于是我打电话求助,物管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来,用工具取走了掉落的树枝。还有很多,比如柜台灯不亮了,开关插座出问题了,只要求助,马上就有人过来帮忙检修……这些都为我们接待游客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芦兰兰对记者说。
邯郸的历史文化号召力为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带来流量。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汇聚人气的“密码”或许就藏在店铺对本土文化的挖掘里,藏在运营方给商户的优质服务里,藏在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的热烈反响里。
本报记者 曹楚琦/文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郝群英/影
———————————————————————————
声声叮咛暖客心
周末的邯郸道上,汉服倩影与古韵建筑相映成趣。游客穿梭其间,耳边不时传来保安温暖的提醒:“拍完照后,放在一旁的背包记得拿好。”“相机贵重,还请拿好以免发生磕碰。”“厕所就在前方50米处。”……声声叮咛,如春风拂面。
这些朴素言语,恰是服务温度的精准传递。在游客如织的景点,一句及时的提醒,既化解物品遗失的隐患,又抚平寻路焦虑的眉头。保安们并非简单维持秩序,而是将“人”的感受置于中心,让服务如春雨般细腻无声地浸润每一处细节。
旅游之美,不仅在于风景如画,更在于服务贴心入微。邯郸道上这声声关切的提醒启示我们:真正的优质服务,无需宏大口号,只要把游客放在心上,“润物细无声”之间让每位游客如沐春风。
本报记者 王丹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