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运高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客流量持续攀升。为进一步提升出入境中转旅客和深夜航班旅客的出行体验,机场近期接连推出综合休息区、24小时淋浴及“浦乐GO”等便民服务,致力于为旅客打造更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上海口岸入境外籍旅客显著增长。当前上海正稳步推进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建设。通过优化旅游便利度,让境外旅客如本地人一般自如畅游;同时积极整合文旅商体展等多维资源,在机场等城市窗口以更贴近游客偏好方式展现上海魅力,助力国际旅客加深对中国、对上海的了解和认同。
今天,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陈群率队,围绕“全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加快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实地考察浦东国际机场运营服务情况并召开专题座谈会。
整合文旅资源,构建统一城市IP形象
如何将上海打造成海外游客心目中的“顶流”目的地?委员们在座谈会上展开热烈讨论。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磬石智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董事长黄春华指出,目前上海各区文旅品牌虽丰富,但“中国旅游第一站”的整体IP形象仍不够统一清晰。国际游客面对过多地域性品牌时,易产生认知障碍,反而影响整体文旅形象的传达。她建议,市区两级应协同整合,构建基调统一、视觉鲜明的“中国旅游第一站”IP矩阵;同时,更新上海文旅总体品牌定位,启动文旅口号征集,推出更具海派特色和国际辨识度的宣传口号与视觉体系,以更富海派特色,更具国际形象、更显时代气息的创新表达提升城市形象。
优化服务设施,提升入境游客体验
市政协委员、华住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华住云(上海)信息技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欣欣指出,当前境外游客在使用通讯应用时存在实际困难:国内电话卡与国际电话卡在接入WhatsApp、微信等平台时存在壁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通信体验。她建议,可考虑针对短期入境旅客推出专属通信服务卡,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常用海外社交工具和邮箱的点对点畅通,从而有效提升外国游客的便利度和满意度。
此外,刘欣欣注意到,海关部门正在推广线上提前申报和人脸识别快速通关服务,入境流程已大幅提速至数秒级别。她提出,此类高效数字化体验能否进一步延伸至酒店场景?目前,国内酒店已广泛推行“30秒入住”“10秒入住”等快捷服务,显著优化了住客体验。但她从行业实践出发指出,当前系统对外国游客的支持仍显不足,主要是由于跨部门、跨场景的数据尚未全面打通。因此,她呼吁加强文旅、出入境、酒店等行业之间的数据协同与流程重构,进一步打通信息壁垒,为国际旅客提供更顺畅、更友好的一站式体验。本报记者解敏
原标题:《上海如何成为入境旅游“首选地”,市政协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
栏目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解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