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大海是许多游客奔赴的方向。海浪、沙滩、岛屿……每一处都令人遐想。霞浦,融山纳海,滨海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霞浦全域兴旅、深挖资源、拓展业态,解锁“玩海”新方式,推动滨海旅游从看海赏风景到玩海新休闲升级,让这片海成为更多游客的“诗和远方”。
8月8日下午2时许,霞浦三沙镇青官司村刚退潮的沙滩上,来自上海和浙江的游客头顶烈日、脚踩泥泞,挥头小铲、寻蟹拾贝,笑声阵阵。
“沙滩赶海要对应潮水的时间,他们就是抱着一定要体验到的心情来的!”侯长华去年刚刚承包下这片沙滩,“我在这个村长大,小时候常常来这里,跟着大人捡贝壳抓螃蟹。”
在莆田读大学时,侯长华得过全省创业创新大赛的三等奖。2018年刚回家乡创业时,他从海鲜直播开始,在直播中慢慢发现江浙沪一代的老客户们不仅对霞浦的海产感兴趣,也经常询问他渔民的捕捞方式是怎样的。
于是,侯长华组织船队,推出出海拉网捕捞体验游,把客户变成了游客。接着,在青官司村这130多亩沙滩打造具备休闲、运动、露营为一体的赶海基地,与村里共赢共富。
“体验式旅游很有前景,试营业才几个月,这片沙滩已经来了几千人。”侯长华说。
“90后”小伙姜瑜辞去外企工作返乡创业也是在2018年。那时的霞浦已经以滩涂摄影闻名全国,来自各地的摄影师扛着“长枪短炮”在霞浦海岸边寻找美景。
“拍完大家就走了,好像除了拍照,霞浦就没有可玩的地方。”姜瑜觉得家乡的海不仅仅是镜头能记录下的,“要住下来,才能完全感受霞浦海的滋味。”
在离家工作的那段时光,姜瑜去很多地方旅游。在苏格兰海边,他惊奇地发现那里的海蚀断崖跟霞浦四礵列岛的东礵岛有几分相似,迪拜哈利法塔则跟他老家海尾的海蚀柱很像。那时,他心里就涌起一股冲动,想让更多人知道家乡的美,知道这些海岛海岸的地质价值。
刚返乡那几年,他开始探点、航拍、规划线路、打造IP,现实版的“塞尔达”岛、海岸“迪拜塔”、黑石沙滩等景点IP都来自于他的冥思苦想。他不仅发布自己拍摄的打卡照片和视频,还在小红书上邀请知名博主一起共创、宣推。
“我们的定位是突破传统的观光游,去聚焦吸引深度体验游的客户,做高端定制加研学这一块。”姜瑜的坚持终于开花结果。四礵列岛旅游升温,奔赴现实版“塞尔达”岛成为游客霞浦行的必打卡项目。他打造的集摄影、观光、研学一体的综合性新潮旅游基地——冬瓜山赶海基地,也爆红网络。
众人发力,“潮”玩碧海。而今的霞浦滨海旅游,从传统的摄影观光,到住滨海民宿、诗意栖居,到“跳岛游”打卡海岛风光,到摩托艇、桨板、冲浪等水上运动项目,到赶海、盘海坑、拉网捕捞等体验项目,不断丰富着游客亲近大海的方式,“蓝色潜能”正进一步释放。
来源:新宁德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