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水景区外,游客带着孩子投喂猴子。
因为“猴患”,付女士原来做柴火鸡的地方,现在已经废弃了。
景区内的告示牌。
8月8日,西安市民魏女士携9岁儿子聪聪,与表妹一家赴成都市大邑县西岭雪山大飞水景区游玩,不料在下山途中突遇猴群,聪聪被猴子抓咬后多处受伤。她称,在送儿子就医时,医生说这个月已接诊了20起猴子伤人的病例。
8月19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驱车前往大飞水景区实地探访,证实确有男童被猴子抓咬一事。除了游客,西岭镇不少村民也饱受猴群“骚扰”,不是庄稼、财物被破坏,就是猴群上门抢东西。为了驱赶猴子,当地村民准备了弹弓和鞭炮,与猴群“斗智斗勇”,但收效甚微。
野生藏酋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村民不可随意伤害它们。那么,长期存在的人猴冲突如何化解?
门岗人员确认
确有男童被猴所伤并送医
在大飞水瀑布景区门口不远处,有一条街道,两侧开设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杂货店、餐饮店以及旅馆,道旁空地上也有当地村民摆地摊,俨然形成了一条“商业街”。
在“商业街”的一处建筑前,记者看到几只猴子蹲坐在凉亭上,有游客拿食物投喂。继续往里走约一百米,到达景区大门。进门后,一位下山的游客告诉记者:“早上在山上看到了猴子,零零散散有几只,其中一只体型很大。”
在景区出口处,记者向门岗工作人员傅师傅和徐师傅出示了聪聪受伤的照片,两人一眼就认出来了,“我们还派人、派车把他送到医院去”。二人透露,魏女士的小孩虽未逗猴,但是旁边的路人有用食物去逗弄,因此猴子才误伤了小孩。他们还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有人在山上巡逻,巡逻员最少两名,“但是山很大,巡逻员只能今天在这、明天在那,驱赶不过来。”
傅师傅说:“我已经在这儿工作30年左右了,可以说90%以上被猴子抓咬的事件都是人为的。猴子是怕人的,不去主动(用食物)挑逗这些野生猴子,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以前猴子是在山上的,基本看不见,近年来才下山。”
运营管理单位:
本月发生七八起猴伤人事件
随后,记者拨通了西岭文旅集团负责景区运营管理的龚先生电话,他说,景区本月发生的猴子抓咬伤人事件有七八起。医生提到的二十起,可能包含了西岭镇范围内的游客和村民等总体受伤人数。
“我们其实一直都在驱赶,但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很大,光靠驱赶‘治标不治本’,不可控因素较多。此外,游客投喂也是令我们头痛的一件事,尽管设立了告示牌、也在劝诫,很多人却不会看、不会听。有时工作人员干涉时,还会遭到游客的辱骂,说‘猴子那么可爱,你用弹弓打它,太可恨了’等。”龚先生说。
记者注意到,景区内确实设有告示牌,写有“野猴凶猛!切勿靠近!”“认识藏酋猴,远离藏酋猴”等内容。此外,景区门口有喇叭循环播放“请大家不要挑逗、远离猴群”。
村民不堪其扰
有水果摊被猴群打劫而关张
实际上,饱受猴群困扰的不只有游客,还有西岭镇的村民。
龚先生向记者透露:“现在到处都是猴子,景区里面的只是一部分。景区外,如停车场、大飞水村委会附近,甚至西岭镇街道上都能看见。整个这一片(区域)猴群数量很大,它们一直在繁殖、扩张。目前我们粗略估计,可能有三四百只。它们的破坏性很大,当地居民的庄稼、财物被破坏,猴子还会爬窗到居民家里去找食物。”
看守停车场的侯师傅告诉记者,当地村民“苦猴子久矣”,“我家也被猴子‘骚扰’,它们基本见啥整啥。但猴子是保护动物,人又不能去伤害它,很矛盾。”
在商业街经营小卖部的周先生,指着一处摊位说:“以前我在这儿摆摊卖水果,稍不留意,就会有一群猴子冲过来疯抢。上周我把水果撤掉了。”即便如今转做小卖部,猴群的骚扰仍未停止。“摆在外面的饮料最危险,可乐是猴子的‘心头好’。”周先生无奈地说,猴子常趁店员不注意,抱着几瓶可乐就跑,根本追不上。
同样受“猴患”困扰的,还有当地经营酒店的付女士。“你看看这里都毁成什么样了?”她指着酒店旁一处露天饭厅说道。这片紧靠山脚的区域,是猴子下山的“第一站”,饭厅里的罐子、碗、天窗玻璃早已被猴群破坏得七零八落,桌椅更是东倒西歪,一片残破。采访间,不时有几只猴子在悬梁上飞檐走壁,还顺着电线跳到酒店屋顶嬉戏打闹。
“‘上房揭瓦’说的就是它们。”付女士说,猴子虽体型不大,破坏力却惊人,她抬着都吃力的音响,被猴子推倒摔坏,它们还经常半夜在屋顶成群奔跑,吵得住户无法休息,甚至会弄脏旅客停在酒店门口的车辆。
“猴子到处搞破坏,对我的生意影响很大,每个月的损失至少六百元。”付女士透露,“就在刚刚,你们过来之前,才有一个女生被猴子抓了。”
为应对猴群,商户们摸索出了一套“经验”——普通棍子早已吓不住,弹弓与鞭炮成了家家户户的“标配”,“鞭炮是泥土做的,猴子是保护动物,我们不能真伤它们,只能靠这个吓一吓。”一商户说。同时,许多商户自费在店铺附近的树桩上安装了超声波“驱猴器”。
专家建议
理清人与猴的“边界”
坚决制止游客投喂行为
藏酋猴色泽棕青,短尾,个大,当地人称为大青猴,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公开报道显示,藏酋猴是西岭雪山“原住民”,自2006年12月以来,开始有零星的藏酋猴下山,到景区附近觅食。随着人们主动投食,下山觅食嬉戏的野生藏酋猴越来越多、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西岭雪山大飞水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游客与猴子互动频繁,人猴冲突逐渐显现并加剧。
“游客的不自觉长期投喂,是人们被猴子骚扰的一大原因。我们亟需一些更科学的办法来治理,不然后续真的很难控制了。”龚先生说。
人猴冲突何以产生?又将如何解决?8月20日,西华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学分会副理事长黎大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的“冲突”,根源在于人与猴的“边界”被打破了。
黎大勇进一步解释,部分游客主动投喂食物、刻意吸引猴子靠近的行为,正是破坏这种边界的核心原因。“这种投喂会让猴子逐渐高度依赖人类获取食物,进而诱发矛盾。比如游客今天给了食物,明天却不再提供,习惯了被投喂的猴子就可能出现抢食行为;加之猴群模仿能力极强,只要有一只猴子通过抢食得到食物,其他猴子就会纷纷效仿。”
黎大勇说,面对猴子时,人类首先应摒弃玩弄、逗弄的心态,避免主动越界。“景区必须出台严格规定,坚决制止游客投喂行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约束人类自身行为,避免破坏猴群原本的觅食渠道与生活习性。”(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杨芮雯 摄影报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