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平报融媒记者 付纪元
热浪滚滚,裹挟着蓬勃生机。8月16日凌晨4点半的尧山(石人山)景区入口,来自周口的张建军一家已排在检票通道前列。“凭身份证加5元保险就能看日出,这政策太实惠了!”随着闸机开启,数百名游客打着手电向玉皇顶进发,蜿蜒的光点如星河垂落山间——这是尧山(石人山)景区推出的“观中原第一缕阳光”晨游尧山活动政策落地的场景。
6月14日,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在回声广场举行。 曹晓雨 摄
今年夏季,平顶山市以文旅融合为引擎,锚定“清凉避暑、低碳露营、非遗体验、吉祥疗愈”四大主题,引导投入资金9760万元,争取银行贷款8.4亿元,通过政策赋能、场景创新、业态升级,激活夏日消费市场。尧山晨游的云海日出、灯台架景区的雾森秘境、白龟湖畔的草坪音乐会、东坡美食的舌尖风雅······多元业态交织成“昼赏山水·夜享人文”的全时旅游图景。据统计,暑期全市A级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30.1%,白龟湖周末接待量超20万人次,尧山大峡谷漂流单日最高达1.5万人次,“小小票根”串联起文旅消费75万人次,释放出强劲的经济动能。
政策护航:构建夏日经济“强支撑”
平顶山市将“夏日经济”列为二季度重点工作,以多维政策构建支撑体系。政策框架方面,出台《促进夜经济发展若干措施》《露营休闲经济若干措施》《发展票根经济推动消费升级若干措施》,建立“专班统筹+部门联动+县区落实”机制,同时推进首届东坡美食文化季,形成“夜、露、票、食”四大经济板块协同发力的格局。
夜经济方面,该市打造10个首批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如和平路步行街、白龟湖生态环湖路等;划定地摊及小微创业区域,支持大学生售卖文创产品;在公园绿地植入咖啡厅、书吧等,举办草坪音乐会、中医药文化夜市等活动;开通“夜游公交专线”,18:00后开放机关单位停车场,配置智慧灯杆、移动公厕等设施,还举办“平顶山夜出彩”话题挑战赛,叫响“今晚平顶山”品牌。
露营经济依托山水优势,升级现有露营基地并规划新营地,引进露营装备制造企业、举办装备展,融入非遗展演、音乐活动;票根经济推出“票根+文旅”“票根+食宿”等五大措施,实现火车票、汽车票与休闲年卡,以及休闲年卡与住宿、观影等优惠联动,拓展多消费场景。
此外,首届东坡美食文化季贯穿夏季,端午期间平顶山市在大香山文博园举办主题活动,汉服走秀、“东坡珍宴”等吸引游客;5月31日至8月31日开展全域商文旅融合活动,联动各县(市、区)打造特色活动矩阵,推动夏日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以“票根经济”为例,平顶山市创新打造“跟着苏轼去旅行”《东坡新游记》一卡一册“文商旅”惠民产品,带动全市景区、影院、星级酒店及客运、商超、食宿等经营主体300多家,覆盖“吃、住、行、游、购、娱”消费全链条,线上宣传引客、线下优惠留客,带动文旅综合收入增长24%。
业态创新:昼夜场景“双向奔赴”
“没想到凌晨4点多的景区停车场会堵车。”尧山(石人山)风景区营销中心工作人员吴海天至今难忘这一场景。针对周口、驻马店、南阳等省内6个城市推出的免门票政策,已吸引2.6万人次参与,带动景区餐饮、住宿等收入150多万元。来自驻马店的退休教师王芳算过账:“省下的240元门票,够全家三口一天的饭钱。”
同期,灯台架景区铺设千米雾森纳凉系统,打造“绿野仙踪”生态秘境,藤蔓间的“精灵小屋”互动装置成为亲子游爆点,游客量同比增长35%,二次消费增长65%;二郎山“星火狂欢夜”以15元夜游票撬动“篝火晚会+星空步道”消费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至4小时以上,旅游由单一“门票经济”向多元化“复合消费”转型升级。
白龟湖生态环湖路通过透绿露水改造,植入天幕露营、咖啡品鉴等业态,夏季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滨湖街道西留村村民唐钰禁渔期转型租赁露营装备,“投资2000元起步,现在的盈利已经挣回来好几个2000元,没想到山水也能变成‘钱袋子’。”她说。
晚7时的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环湖路的梧桐树影里,32岁的咖啡师阿杰将研磨机调整到最适合冷萃的档位。“平时备200杯足够,但遇上草坪音乐会就翻番。”他望向不远处已亮起氛围灯的星空舞台,这个精心打造的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入夏以来逢周末开演,场均吸引千余人次。这种“专业演出+素人舞台”的混搭模式,使年轻人成为音乐会的主力,“松弛感”成为现场观众评价高频词。
在白龟湖畔以“传承+创新”为核心打造的“汝瓷集”平顶山陶瓷青创市集,第一季共6期已圆满结束,第二季“汝瓷集”共12期正在进行中。前12期累计共有979家企业参加,场均80余家,中青年创客展区占比75%,市集最高单日客流量突破7000人次,吸引了来自平顶山本地以及郑州、洛阳、许昌等地的游客参与,线下销售与线上互动交易量增幅明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今晚平顶山”品牌整合多个夜间场景模式:滨水休闲型(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等)、美食体验型(东坡美食文化季等)、商圈购物型(中骏世界城夜集市等)、文旅沉浸型(博物馆奇妙夜等)、体育娱乐型场景(1957创意园等)。其中,首届东坡美食文化季推出的50多道创新东坡美食、110种本地宴席名菜、40多种特色名吃香气袭人,3天吸引8万人次;平顶山博物馆“千年奇遇”夜游活动单场客流1.3万人,考古盲盒和汉服快板成为亲子游爆款;中骏世界城商圈实施夜经济升级计划,延长营业时间、拓展户外店铺、打造特色活动,日均客流、月均销售额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0%、24%;1957创意园老厂房变出新姿态,咖啡馆、网红餐厅热闹非凡,台球馆赛事吸引10支战队角逐,联动20余家商户推出优惠活动。
多元融合:从“流量”到“留量”
依托三苏、汝瓷、说唱文化名片,平顶山市通过文旅深度融合实现了从短期流量到长效留量的转型升级。在“跟着苏轼去旅行”主题线路中,联动52家景区推出市民休闲度假年卡,首发《东坡新游记》文旅惠民手册,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份官方城市旅游指南,暑期带动该市景区游客量增长30.1%。
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已被成功打造为平顶山市标志性夏日文化品牌,实现了音乐艺术与多元文化的深度交融。该活动与湿地公园、环湖观光带等景点联动,推出“一票畅游”精品线路,同时举办的“汝瓷集”平顶山陶瓷青创市集入选河南“网红打卡地”TOP30,为陶瓷研发企业和高校师生提供展示、销售平顶山陶瓷产品的新平台,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鉴赏、购买平顶山陶瓷的新场景,周末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市民、网友也由衷地表达认同感和自豪感,“咱平顶山也懂浪漫了。”“咱大平也可以这么潮、这么美!”
平顶山市44家民宿集群通过“云宿平顶山”数字展厅上线携程网,民宿暑期预订率达90%。郑州游客张女士今夏选择鲁山县尧山镇四道河村悬空玻璃房民宿。“白天溯溪,晚上篝火,这里从‘打卡地’变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原计划在这里住一天,这次连住三天还不想走。”她说。
文旅部门通过“文化+市场”模式,在白龟湖畔市民广场举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平顶山市主场活动,打造沉浸式文旅场景,推动非遗从技艺传承向产业发展延伸,现场吸引市民及游客超1.2万人次参与,线上话题曝光量突破10万次;推动常态化消费,在名门天街、万达广场、与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结合,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市集,“葫芦烙画”“糖画”“毛线编织”“漆扇扎染”等多个非遗手工艺品与创意文化衍生品交相辉映,参与市民数万人次,糖画、剪纸等产品销量显著增长;深化“非遗+演艺”融合,名门天街曲艺社商演和义演常态化,打造永不落幕的马街书会,形成“曲艺+消费”新业态。三大举措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可持续产业活力,实现文化传播与经济效益双赢。
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郭杰表示,下一步将推进白龟湖5A级景区创建,围绕“昼赏山水·夜享人文”全时旅游图景,进一步完善景区及周边基础设施,优化“草坪音乐会+汝瓷集”业态组合,将白龟湖片区打造成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核心文旅板块;推动“夏日经济”与“温泉冰雪季”衔接,打造四季主题化产品,优化暑期露营、漂流、夜游与冬季滑雪、浴温泉、康养的衔接,推动民宿提档升级,构建“夏冬联动·全年出圈”产品体系;创新特色活动年轻化表达,策划“跟着苏轼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演唱会去旅行”等年轻化表达方式,叠加“沉浸体验+主题旅游+节庆活动”。
“在这里,赚钱和享受生活从不是单选题。”郭杰说。夏季热浪之中,平顶山正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为内核、以政策为杠杆,书写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