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永康人)
枫林村位于前仓镇东四公里的公堂山南麓,坐东向西,因始有枫树林而得名。该村始建于元朝泰定年代(约公元1325年),李、周、任三姓族人在此繁衍生息。
此前记者在采访途中,偶然瞥见车窗外略过一汪池塘,倒映着青山,景致颇似“三潭映月”“断桥残雪”,宛若一处浓缩的“小西湖”,于是有了此次专程探访之行。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枫林村,一下车便闻到淡淡的桂花香伴着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村口的告示牌已有些发黄,里面的信息有点难辨,唯独村歌《枫林山水曲》的字样依旧清晰可见。
大樟树和房子
远处一户人家门前种了一棵大樟树苍劲挺拔,上端的树枝几乎紧挨着房子,樟树上还挂着小灯串。70岁的周阿婆刚从田里摘菜回来,她笑着说:“村子里以前樟树很多,但因为做路造房子,很多樟树都‘搬家’了。现在我家门前这条路上只剩那一棵樟树了。” 周阿婆介绍,村子里有许多百年古樟、百年冬青,都是国家保护的自然生态景观。
大迪塘
沿路而行,果然如周阿婆所言,一棵600多岁的樟树枝繁叶茂,树干粗壮得需几人合抱;一棵300多岁的冬青亭亭如盖,青苔裹满年轮。伴随着金桂、银桂、丹桂的香气,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小西湖”——大迪塘。池塘边的大迪亭里,摆满了村民们铺陈的农作物。亭子右侧是一大片农田,留下大片割完稻谷后的稻秆。这口“人字形”大迪塘水域面积约80亩,塘水碧波荡漾,与周边山水交辉映照。有不少村民正在岸边垂钓。
枫林村版“断桥残雪”
绕着池塘边慢走,发现村中果树品类繁多。桃树、杏树、李树、枇杷树、柚子树、橘子树、板栗树、桑葚树错落分布,满是生机。有趣的是,一棵梨树还开出了白色的花,也许是被突然降温的天气欺骗了。塘边的双龟山修建了台阶,阶上布满青苔,潮湿天气里格外湿滑,应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诗意。拾级而上,有一座无名小亭,四周竹林青翠,同行的人不禁赞叹:“这里很适合拍古风写真呢。”
枫林村版“三潭映月”
沿湖绕了一圈回到大路时,一面墙绘映入眼帘,上面写着“梁园多绿柳,楚岸尽枫林”。梁园又是哪里?枫林村的过往里想必还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问及村民枫林村为何有三个姓氏,大家都笑着摇摇头,说这得请教村里更年长的老人。其中一位村民向我们分享了村庄选址的趣事,相传是前人养的牛总来这边喝水,为了方便牛喝水,索性将家搬了过来,久而久之,就在这里扎根繁衍生息了。
枫林村,这个被山水滋养,被温情包围的村落,是被深厚文化浸润的家园。古民居静静矗立、食堂炊烟袅袅、长辈们欢声笑语、邻里间热情招呼,让村子里处处充满了烟火气,这便是最动人的乡村模样。
融媒记者:陈可睿
通讯员:陈威武 应楚楚
融媒编辑:任昕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