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
摄影 记者曹磊
通讯员金雅杰
一台发电机转子见证抗日救亡历史。8月21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走进湖北省电力博物馆,在国网湖北电力组织开展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中,沉浸式探寻电力领域的抗战印记,聆听背后的英雄故事。
在湖北省电力博物馆的众多珍贵文物中,一个锈迹斑斑的“铁坨坨”成为大家的焦点。展厅里,这个长2.4米、高1.45米,重约两吨,满身锈迹的“铁坨坨”静静伫立,传递着一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抗日历史——它就是华电武昌公司前身“武昌水电厂汽轮发电机转子”,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保存相对完整的百年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
讲解员介绍,这座“武昌水电厂汽轮发电机转子”来自1938年10月武汉沦陷之际,由武昌水电厂电力工人毅然炸毁的汽轮发电机。2004年,在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旧城改造中,这件珍贵的文物重见天日。其受损的叶片、精密的纵轴与联轴,以及轴上残留的英文字母,无不直观展现着那段悲壮的抗战历史,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当年电力工人的家国担当。
时间拨回到1938年,日军逼近武汉。汉口既济水电公司技术科科长兼电务科科长孙保基临危受命,从四川火速返汉,主持既济水电公司大王庙电厂的拆迁。全厂最重要的设备是一台6000千瓦发电机组,连同锅炉、变压器,必须在日寇侵占武汉前抢运出去。
大王庙电厂工人克服重重困难,连夜拆卸机器,将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通过江新轮与30余条木驳船逆江转运,最终安全抵达宜宾电厂,为抗战大后方的生产运转提供了关键动力支撑。
经过湖北电力工人争分夺秒的西迁努力,汉口福新面粉厂3000千瓦机组迁往陕西;大冶钢铁厂袁家湖电站341箱设备运往重庆,途中遭日机轰炸,死伤16人;武昌水电厂将三台机组部分西迁至四川万县;裕华纱厂将全部发电设备拆往重庆;汉阳铁厂2500千瓦发电机及锅炉在运到城陵矶时被日机炸沉。
湖北电力人用生命抢运出的设备,最终在巴山蜀水间重新轰鸣,为抗战大后方注入了不竭动力。其中大王庙电厂运出的6000千瓦发电机组,最后安装在宜宾电厂,助其成为抗战期间中国西南最大的电厂。
抗战时期面对强敌,湖北电力工人并未屈服,以智慧、勇气乃至生命,在至暗时刻点燃抗争星火。在宜昌,永耀电气公司工人主动承担全市防空报警任务,组建防护团守护百姓安全;在大冶袁家湖电站,工人成立歌咏队、召开抗日座谈会,更有工人趁日军熟睡时奋勇杀敌,并引爆炸药摧毁日军设备;此外,各地电力工人还通过捐款、认购救国公债等方式,持续为前线抗战贡献力量。
在湖北省电力博物馆内的这次参观活动,让参观者感悟到湖北电力工人在民族危亡时刻的抗争精神:他们拆下的是机器,托起的是民族脊梁;切断的是电流,点燃的是希望之火。国网湖北电力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旨在让更多人了解电力抗战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励社会各界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共同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