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井铜光吻着水袖轻扬,紫檀灯担流转着六百年宫商,三弦拨醒了沈宅的月光,工尺谱在绢帛上蜿蜒生长……”近日,苏州戏曲博物馆发布主题曲《那答儿去》,让听众在雕梁画栋间开启一场跨越古今的音乐奇旅,也为“Z世代”书写了一封动人的文旅“情书”。
中国昆曲博物馆。苏报融媒记者 朱执竞/摄
“那答儿去”源于昆曲《牡丹亭·惊梦》里书生柳梦梅的唱词,代表着男女主人公温柔缱绻的相逢。苏州戏曲博物馆馆长、青春版《牡丹亭》中柳梦梅饰演者俞玖林的唱念在这一歌曲中首尾呼应,昆曲、评弹、说唱等元素的融入,不但契合了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两馆的主题,而且现代感十足。
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苏报融媒记者 朱执竞/摄
近年来,“那答儿去”成为苏州戏曲博物馆打造的核心文化品牌,围绕这一品牌,该馆今年先后推出了“正好寻梦2025——《牡丹亭》”“剧透——来自1986年的剧本”“白画评弹——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藏清代以降弹词评话小说绣像文物精品展”等展览,并进一步探索数字化赋能非遗的路径,为品牌背后的戏曲文化传承、研究与推广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正好寻梦2025——《牡丹亭》”特展。苏报融媒记者 朱执竞/摄
此外,苏州戏曲博物馆推出的“那答儿去 腔·调平江”系列演出,至今已有200余场,让品牌IP在展演中落地生根,吸引了众多首次接触昆曲、评弹、苏剧的“Z世代”观众。“戏梦长巷·中张家巷潮流戏曲之夜”通过多点串联,构建起“戏曲一条街”的文旅场景,让“那答儿去”品牌氛围渗透街区肌理。今年焕新重启的百花书局,则延伸了“那答儿去”地缘空间的文化触角,其中的“戏曲文旅妆造体验”项目向市民游客直观呈现了该馆的非遗精髓,也让这一品牌深度融入平江历史街区文旅生态,在年轻群体中持续拓展着影响力。
百花书局。苏报融媒记者 朱执竞/摄
“作为激活城市文化脉搏的重要载体,我们将依托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优越的区位优势,精准对接城市的人文发展方向,以创新形式满足游客的深度文旅体验需求,以全新姿态展示苏州非遗的古韵今风,并以‘那答儿去’为纽带,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让戏曲借由品牌的力量,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苏州戏曲博物馆负责人表示。
(编辑:晚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