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靖安县中源乡却是凉风拂面、清爽宜人。中源乡森林覆盖率近90%,夏季平均气温22℃左右,当别处还在骄阳下炙烤,这里却仿佛被施了清凉魔法。今年暑期,中源乡依托凉爽气候、秀美山水、文化特色等优势,避暑经济持续升温。通过打造避暑旅游线路、完善旅游业态、升级民宿服务等举措,打造清凉消费、产品供给、夜间经济等多元业态消费场景,为游客提供了多样的纳凉方式。同时,也推动了中源乡的夏日清凉经济发展,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靖安国际滑雪场内,滑草、登山、露营的游客络绎不绝,站在海拔1700米的观景平台,俯瞰中源避暑小镇层峦叠嶂的山峦,人们恍若置身画卷。“我们精心打造了一批夏季旅游体验项目,正在推进二期项目建设,怕影响游客的夏季旅游体验就没有去宣传,但是预订咨询电话络绎不绝,我们都不用看天气预报,就知道肯定是城里的气温又爆表了,不少游客想找一处凉爽的地方来休闲避暑。”靖安国际滑雪场营销经理陈寒说,这个夏季旅游市场的火爆让他意想不到,每天都有上百个电话过来咨询。7月中旬以来,这里的87间客房始终“客满”,周末的房间要提前一周才能预订到,日均游览游客500余人次,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入住1200余间客房,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
夏季避暑旅游除了游山玩水外,也带动了中源乡民宿、餐饮等行业的发展。不少民宿呈现一房难求的现象,餐厅里也座无虚席。中源乡夏季旅游市场的火爆现象,让春景漫野、九岭外滩等经营主体活力迸发,曾经年轻游客无处可玩、无处去玩变成历史。“我们看到中源的夏季游客数量巨大,在去年就考虑打造一个集餐饮、水上乐园、热气球、农趣体验等业态为一体的农文旅项目,今年8月份建成营业后,每天都不少游客带着孩子到我们这游玩,感受中源田园农趣的快乐。”九岭外滩项目负责人李万明说。
随着暮色渐渐降临,春景漫野户外露营基地沉醉在暑期温柔怀抱中。微风轻拂带着草木的清香,耳畔小溪的潺潺流水为这幅动态的画卷增添了几分诗意与宁静。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自然环境,使得露营基地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地。“我们自开业以来,接待了15批次的团建游客,大部分都是年轻游客为主,周末的时候还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体验水上乐园、网红摇摆桥等项目,我们还根据游客需求定制游玩套餐,打造具有情感价值的游玩项目。”春景漫野户外露营基地负责人李阳文说。
民宿一直以来都是中源乡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璞宿作为中源一家小有名气的庭院式民宿,暑假期间,7套客房基本天天满房。“旺季时入住率能达到95%以上,淡季则维持在50%~60%左右,全年收入大概30多万元。在旺季,我家里还请了一个阿姨帮忙做饭,这样我就有更多精力去推广我们的家乡,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家乡,才能把家乡的美好真实地传递给每一位客人。”彭学辉介绍道。
民宿的经营不仅带动了住宿的收入,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增收,游客想吃本地水果,回去前想买点土特产,彭学辉都会热情地向客人推荐。“如果客人对当地特产口味不熟悉,我就先去买点到民宿让他们品尝,觉得好吃再买,就当是品尝我们本地的美食。”彭学辉说。
类似彭学辉这样的民宿经营者还有很多,他们都通过自身的发展特色成为了中源民宿产业的主力军,也带动本地水果、果脯、辣椒酱等土特产销售,实现户均增收2000余元。
秀美的风景,络绎不绝的游客,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文化活动的滋养,让乡风变得更加和美、文明。今年暑期,中源乡还结合靖安生活节和当地传统习俗,精心策划推出应季旅游产品、特色体验活动,组织开展“4+6+N”系列主题活动,与游客的需求双向奔赴,点燃夏日文旅市场。
“这种从‘卖风景’到‘卖体验’的转型,成效显著。我们不仅仅是卖房间给游客住宿,更是卖一种文化体验,卖一种情绪价值,目的是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在爽爽中源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中源乡民宿协会会长钟巍说。
在持续夯实避暑经济的基础上,中源乡也围绕游客需求,不断完善交通、业态、餐饮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以“党群帮帮团”为载体,通过游客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三单服务模式,累计为游客提供各类暖心服务8000余次。8月初,集中签约7个项目,总投资额2.8亿元,涵盖绿色种养、精深加工、数字经济、农旅体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提升产品区域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让中源成为聚人气、引流量的网红打卡地。
以生态聚人,以文化促旅,越擦越亮的生态旅游品牌,正逐步转化为中源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下的中源正乘势而上,以更丰富的业态、更沉浸的体验、更贴心的服务,向外展示爽爽中源的无限活力与崭新篇章。“近年来,我们按照县委‘1353’工作思路,以‘文旅美县 生态名县’建设为目标,推动资源整合与业态创新,通过完善配套设施、激活农旅经济、做活赛事IP等举措,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全域全季旅居目的地。”中源乡党委书记喻雪刚如是说。(陈晨、胡紫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