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普洱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系列活动在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主题商业街爱琴海缤纷里开幕,通过多元形式让普洱非遗文化与特色产品走进上海大众视野。
据介绍,此次活动由金山区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普洱市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主办,持续至8月24日,为期3天。活动现场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普品入沪”推广两个板块,内容丰富且互动性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区,普洱茶制作技艺进行了现场展示,市民游客可亲手参与,体验制作过程;傣族非遗炸牛皮打卡区则极具创意,“巨型”炸牛皮成为现场关注焦点,吸引不少人驻足打卡;不仅如此,绝版木刻、傣族金水漏印等非遗技艺也同步呈现,通过看、学、做,让大家直观感受普洱非遗的匠心与魅力。同时,非遗少数民族歌舞展演轮番上演,悠扬的歌声与灵动的舞姿展现普洱民族风情。
“普品入沪”展销区,则集中展销了普洱茶、咖啡、七彩花生等高原特色农产品,以及佤族织锦、手工艺品、文旅产品等系列非遗文创产品,既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又实现文化展示与产品推广的双向联动。
此次活动不仅是普洱非遗文化的一次集中“亮相”,更搭建起对接平台。此番通过全方位推介普洱品牌、普洱文化,将有效提升普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上海市民与企业了解普洱、走进普洱,进一步推动“普品入沪”“沪企入普”,促进两地产销深度融合。
普洱是北回归线上的最大绿洲,不仅孕育了普洱茶、咖啡等高原特色产品,更滋养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普洱市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4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417人。今年,普洱市新增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涉及传统体育和技艺类;新增省级非遗工坊7家,总数达37家。
普洱的非遗保护工作,始终聚焦“活态传承”,推进非遗进校园、进景区,利用小红书等电商平台开展跨界合作,组织非遗传承人参与星巴克的“星绣未来”项目,推动非遗产品与现代生活融合。如今,在深化保护、加强宣传、推动创新等多重举措下,普洱市非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
原标题:《绝版木刻、“巨型”炸牛皮…普洱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上海乐高乐园,为期3天》
金山区供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黄勇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