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老伴在老徐州旅游公司报团,于八月十一日上午,从徐州东站乘高铁到达成都指定的旅社休息。
第二天,按照导游的安排,根据大巴的车牌尾号我们一行人被命名为590团,该团共8个家庭组成,分成为8个小分队,我与老伴属于第7小分队。我们团分别来自安徽、河南、浙江、江苏等省,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进行一次为期六天的古蜀探秘之旅。
时间一到,我们团乘旅游大巴车,跟着导游来到第一个游览景点一一都江堰。
都江堰,被誉为巴蜀大地的璀璨明珠,这里的江水,如一条碧绿的丝带,流淌着千年的智慧与生机。这是一次水利传奇的探秘。宝瓶口的精巧、飞沙堰的神奇、鱼嘴的壮观,以及安澜索桥的惊险,无不让我们叹为观止。
都江堰,景色壮丽、深厚的历史文化及古人智慧无不令人震撼。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科学分水、排沙、防洪,展现了“道法自然”的理念,是中华文化瑰宝。
李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四川黎民百姓,自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变得风调雨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从此成为“天府之国”。
“吃水不忘挖井人”,四川人民为报答李冰及家人的大恩大德,永远纪念李冰父子,专门修建了李冰夫妻的专祠和二王庙,让世世代代人永远祭拜他、敬仰他。现在这些景点均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览都江堰后,我们又坐着大巴向九寨沟飞奔而去。由于途中堵车,大巴竟足足开了十个小时,一直到近十点才到九寨沟达晚九寨沟县城。这时大家都又累又饿,个个都累显得无精打采,疲惫不堪。
车一停,大家便迫不及待地下车。只见一位大妈捧着红色哈达,为我们每一位游客围上,这红色象征火焰,代表着热情、活力和好运。
她用流利的藏语说:“扎西得勒!”表达了藏民对客人的热烈欢迎以及衷心祝愿,客人在当下和未来都能诸事顺遂、吉祥圆满。导游提前已教会我们回应藏族人礼节的客套话:"扎西得勒秀。”表示好上加好之意。在藏民家,我们喝着酥油茶、品着青稞酒、吃着火锅宴、听着藏族大妈唱的歌曲、看着藏人欢快地跳舞为我的助兴。让我们增加了食欲,忘记了旅途疲劳,吃完饭,藏民热情邀请大家一起跳舞。平时喜欢跳舞的大妈们兴致极高,不由自主地跟着藏民后面扭动着身子,翩翩起舞。与藏民交谈交流中,我们感受着藏族人的风土人情,感受着藏族人的好热情好客,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欢聚一堂,玩得特别尽兴。直至近十一点,大家才依依不舍离开藏民家,坐大巴入住旅店。
第三夭,为了早点观赏九寨沟风景,我们七点钟就来到九寨沟量区入口排队,等候观光车。
九寨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由三条呈“Y”字形的沟组成,总长约50多千米,因分为树正沟、日则沟和则查洼沟三条主线,和九个藏族村寨,故名九寨沟。
九寨沟,被誉为“童话世界”,更有:“九寨归来人不看水”之说。我们坐着大型观光公交车,驰骋在蜿蜒的山路上。一直把我们拉到则查洼沟(B)线终点——长海站下车。长海是九寨沟海拔最高、湖水最深,面积和库容最大的海子。
这里的湖泊之所以被称为“海子”,源于当地藏族人对大海的向往和敬畏,因他们地处内陆大山深处,平时见不到大海,便将湖泊视为大海的孩子,表达九寨沟人对自然的热爱。
我与老伴因海拔较高,怕身体不适,不敢久留,仅在此拍让导游为我们拍照留念,便匆匆顺着栈道一路往下行。大约走一公里路程,来到这道线路最为精粹的五彩池前。
刚踏入五彩池,仿佛误入了一场绮丽的梦境。澄澈的湖水似一面巨大的调色盘,将世间最绚丽的色彩汇聚其中。湛蓝的天空,群山的花草树木倒映其中,与那翠绿的水藻、金黄的池底交织在一起,绘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天然画卷,让人是美不胜收,驻足不前。在此我们拍照较多,逗留时间较长。
离开五彩池,我与老伴又一起坐观光车到达日则沟(C)线剑竹海下车,重点游览了剑竹海、五花海、珍珠海、珍珠滩瀑布和镜海。
其中,五花海景色极佳。该海由海底的钙华沉积、各种颜色的藻类以及岸边五彩的林木倒影而呈现出五颜六色。在同一水域中,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斑驳迷离,色彩缤纷,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有“九寨沟一绝”和“九寨精华”之美誉。
其次,就是珍珠滩瀑布。此瀑布美丽壮观,宛若人间的仙境。上有一个约20几度倾角的滩面,瀑布先在滩面上缓缓流淌,由于滩面由钙华组成,钙华表面又有鳞片般的微小起伏,当薄薄的水层从滩面上淌过,在阳光的照射下,宛若万颗明珠,闪着银光,故得名珍珠滩。这是九寨沟第二大瀑布,也是86版《西游记》拍摄取景的重要基地。因此,在此驻足拍照的游人络绎不绝。
接着我们依次游览了镜海和诺日朗瀑布、树正群海、卧龙海、火花海、双龙海、盆景滩等景比较著名的景点。每个景点都是美不胜收,给我们留下了美好印象。
在导游规定的定时间内,我们和驴友们纷纷来到大巴车上,乘坐大巴车吃过晚饭,回到旅舍休息。
第四天,为了赶路,在旅馆前台各小队领取早餐,我们一行人便告别了九寨沟,乘大巴一路向海拔四千多米的黄龙景区驶去。
黄龙风景区以其长达3.6公里的地表钙华景观五彩池等核心景点闻名遐尔,被誉为"人间瑶池"。我们来到山角下,两名医生相继上车,为我们讲解高原反应的知识,为了避免高原反应,我们每个人都买了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喝下。
进入景区,我们先坐索道上行,下了索道顺着栈道步行2.5公里到的最高处,也是核心亮点五彩池。它是由693个钙华彩池组成,总面积达21000平方米。这些彩池层层相连,由高到低,呈梯田状排列。彩池形态各异,有弧形的、扇形的和裙边形的等。池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蓝、绿、黄、橙、红等多种色彩,宛如一个灵动的调色盘。蓝色的深邃神秘,绿色的清新自然,黄色的明亮温暖,橙色的活泼热烈,红色的艳丽夺目,它们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梦幻般的画卷。
看完五彩池,随栈道继续下行,约1.9公里来到争艳彩池。这里由658个彩池组成,池堤形态各异,池水颜色丰富多样,湛蓝如宝石、碧绿似翡翠、淡黄如琥珀、粉红若桃花,它们相互映衬,仿佛一场色彩绚丽的盛宴,让人饱尝眼福。
游黄龙,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世界,这里的美景让人陶醉,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大自然的清新。不觉不由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久久久不愿离去。
黄龙的钙化景观带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绵延不绝,长度竟达 3.6 公里。这里分布着多达 3400 个梯田状的彩池,数量之多,无不令人拍案叫绝。看完黄在的美景,我们又乘坐大巴又回到成都原来的旅店休。
第五天上午七点半,我们又乘大巴到大熊猫繁育基地,观看一级保护动物,我国的国宝大熊猫。
踏入大熊猫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郁郁忽勿忽的竹林,为大熊猫提供取之不尽的食粮。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仿佛瞬间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置身于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园区以巧妙的造园手法,道路两旁各种竹子,完美模拟了大熊猫的野外生态环境,山峦起伏,溪流潺潺,让大熊猫们能在最舒适的环境中繁衍生息 。
听说在天气超过25C度以上,大熊猫就会进入室内乘凉的特性,游人就不容易看到大熊猫了。为了能让我们都能看到大熊猫,不让我们不留遗憾,导游打着小红旗带着我们一会儿沿着蜿蜒的疾步前行,一会从小道走捷径。不大一会来到成年大熊猫二号别墅。在这里,我们看到一只大熊猫津津有味地吃着竹子,另一只大熊猫则伏在树杈上呼呼大睡。
为了看到粉嘟嘟的大熊猫宝宝,导游又带我们走进月亮产房基地,由于不是产崽期,没能看到大熊猫宝宝甚觉遗憾。但我们在科普墙上看到3记录了大熊猫宝宝由出生到成年的形成历程。不过能亲眼目睹素有“活化石”之称国宝大熊猫确是一件幸事。
刚吃完中午饭,我们就火速赶往三星堆。来到三星堆进站口,导游为我每人领了一个手机状的讲解器,各自挂在脖子上。凡是重点物件,都有讲解,看哪件对号入座按哪个内容讲解。我们的导游是不让进去的。因为时间较紧,在三小时内很难看完,我们看到其他团有三星堆内部导游讲解,就按下讲解器的暂停键,跟着别的团导游讲解,分别游览三个展室。观看了每个展室的镇殿之宝和其它重要展品,有三件镇馆之宝仍历历在目。
第一件:商青铜神树。高达396厘米,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单件青铜文物,由底座、神树和龙组成,工艺精湛。神树上有9只鸟,可能象征对树的崇拜。它不仅是三星堆文化的象征,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第二、件镇馆之宝当推商青铜大立人像。同样出土于二号祭祀坑,通高2.62米,重约180公斤,为现存最高、最完整青铜立人像,有“世界铜像之王”美誉。人像体态修长、面容庄重,头戴高冠、身着三层衣饰,双手环握中空,赤足立于方形怪兽座上,象征神权与王权。
第三、是商金杖。长1.42米,直径2.3厘米,重约500克。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包卷木杖制成,出土时木芯已炭化。一端刻有巫师头像、鸟、鱼及箭等三组图案,是古蜀文明权力象征。
三星堆的挖掘对中国和世界的考古学、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揭示了古蜀文明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证明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多样性,丰富了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三星堆的辉煌成就,提升了四川及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其独特艺术风格也为现代艺术与设计提供灵感。同时,作为重要文化遗产,三星堆吸引大量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经济发展。
几个展馆规模宏大,展示的物品较多,一天时间也难看完。集中时间到了,我们不得不离开三星堆,乘大巴回到成都原来的旅馆休息。
最后一天,上午九点多,我们乘坐成都至徐州的高铁返回家中。
“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我们这几天虽没走万里路,但也走了几千里。旅途奔波、辛苦、劳累可想而知,但这次旅游让我们欣赏了风景、开阔了视野、放松了身心、探秘了古蜀,享受了旅游的快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