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天义:于山水人文间探寻溪口之魂——读张勤教授《溪口风景》有感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张勤教授的《溪口风景》中,溪口的山水与人文交织成一曲动人乐章,带领读者踏入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感受其独特的历史韵味与自然风光。张勤教授以细腻笔触与深厚学识,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溪口画卷,令人沉醉其中,不禁为其斐然文采与深刻洞察所折服。
溪口雪窦山,素有“四明第一山”之美誉 ,其山水风光在教授笔下宛如天成。“山峦叠嶂,飞瀑直下,山灵水秀”,寥寥数语,便将雪窦山的灵动与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若身临其境,能听见瀑布的轰鸣,感受山风的轻抚。千丈岩瀑布“悬崖陡峭如削,源自于雪窦寺东西两涧的溪流,自崖口飞落潭底,落差达186米,水流似雪花飞舞”,这磅礴的气势,与李白笔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相比,亦毫不逊色。雪窦山不仅有壮丽的自然景观,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晋代起,便被王羲之、孙绰等名士向往,唐代众多诗人相携漫游,踏出“浙东唐诗之路”的东支线,宋代又被宋仁宗认定为梦游之地,获“应梦名山”之敕谕 。这般悠久的历史传承,为雪窦山蒙上了一层神秘而迷人的面纱。
蒋氏故居建筑群,作为溪口人文历史的重要载体,在教授的描述下,仿佛一部鲜活的史书。丰镐房,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故居,“名取西周国都丰邑、镐京两地名的字首”,其建筑布局与装饰细节,无不彰显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从“原有祖屋6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经改造扩建,有房49间,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的规模,到内部“报本堂”中陈列的蒋氏四代神主,都让人感受到蒋氏家族的兴衰沉浮。玉泰盐铺,蒋介石出生之地,“清同治十年(1871年)由蒋介石祖父蒋玉表开设。店面3间,后置作坊,楼上居家。以售盐为主,兼营酿酒、大米、菜饼、石灰、杂货等”,这些详实的记录,让我们得以窥见蒋氏家族的创业历程。文昌阁,原名“乐亭”,蒋介石与宋美龄曾下榻于此,它见证了这对夫妇在溪口的生活点滴,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小洋房,蒋经国从苏联归来后的居所,“蒋经国生母毛福梅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2月被日本飞机炸死,蒋经国奔丧时所书‘以血洗血’碑现移置于此”,这一细节更是为蒋氏故居增添了一抹悲壮的色彩。
张勤教授对溪口的描写,并非单纯的景物与史迹罗列,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他早年参与溪口抽水蓄能电站相关工作,这段经历让他与溪口结下了不解之缘。文中对电站的介绍,不仅展现了溪口的现代发展,更流露出他对这片土地的牵挂与期望。这种将个人记忆与公共景观相融合的写法,使文章更具温度与深度,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溪口在不同时代的变迁与延续。
《溪口风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张勤教授以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将溪口的山水风光与人文历史娓娓道来,既展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历史传承、家族观念的重视,又蕴含着道家思想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敬畏。他在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之间自由穿梭,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立体、多元的溪口。无论是对溪口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感兴趣,还是希望从文字中感受情感的共鸣与思想的启迪,这部作品都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引领我们在溪口的山水人文间,探寻那份独特的灵魂。
乙巳年八月二十五日 作于乾县县城家中
作者简介

任天义:笔名,碧溪,1956年生,陕西乾县人,大学文化,中华全国新闻文化研究会研究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陕西日报特约记者、评报员,咸阳日报.周末刋责任编辑等。2005年9月在盛世中华第六届征文获金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受到国家领导接见合影留念。2024年6月在全国古树公园征文中获散文三等奖,同年10月在北京第九届“风雅古韵怀”大赛中获大奖。创作获国家北京有关部门和省市奖50多次。
附张勤教授原文:
溪口风景
文/张勤
溪口风景区是我们暑期宁波行的第二站,位于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主要有雪窦山和蒋氏故居两大景区。雪窦山素称弥勒道场、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蒋氏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溪口-滕头旅游景区为宁波市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相传雪窦山的乳峰有窦,水从窦出,名曰乳泉,窦称之为雪窦,因此而得名。雪窦山位于浙东四明山脉南翼、溪口镇西北部,号称“四明第一山”。东起溪口镇,西达徐凫岩,南濒洞山北麓,北抵商量岗,面积约100平方千米。其北端称“第二庐山”的商量岗,中部高台摩天的妙高台,南翼碧水千顷的亭下湖,皆为浙东罕有之避暑胜地。
雪窦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著称。山峦叠嶂,飞瀑直下,山灵水秀,应梦名山,闻名古今。早在晋代,就被东晋大臣、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孙绰等知名人士所向往。唐代时,大批诗人沿着其游览线路,相携漫游,踏歌而行,形成了“浙东唐诗之路”的东支线。宋代时,被宋仁宗认定为梦游之地,敕谕“应梦名山”,宋理宗秉承先帝旨意,特御书“应梦名山”恩赐雪窦寺。
雪窦山景区主要景点有千丈岩、妙高台、雪窦寺、三隐潭、徐凫岩以及全球最高的坐姿弥勒佛铜像。雪窦山古时又称“瀑布山”,自然景观以飞流瀑布享誉我国东南沿海。主要有千丈岩、徐凫岩和三隐潭三大瀑布。因时间关系,我们没去西面较远的三隐潭和徐凫岩。
千丈岩瀑布位于雪窦寺前方不远处。悬崖陡峭如削,源自于雪窦寺东西两涧的溪流,自崖口飞落潭底,落差达186米,水流似雪花飞舞。古称飞雪岩、千丈岩,宋真宗还赐名“东浙瀑布”。
宋代始建飞雪亭供游人观瀑,历代众名人曾亲临其境,吟诗著文。唐代诗人孟郊《送萧炼师入四明山》诗:“千寻直裂峰,百尺倒泻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千丈岩瀑布》诗:“玉虬垂处雪花翻,四季雷声六月寒。凭槛未穷千丈势,请从岩下举头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鄞县知县王安石《千丈岩瀑布》诗:“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南宋大臣、文学家楼钥的《千丈岩诗》云:“惊见银河空外翻,湍流千丈有余寒。下流不用长劳望,只向悬崖顶上看。”南宋宰相郑清之《千丈岩》诗:“圆峤移来东海东,梵王宫在最高峰。试将法雨周沙界,千丈岩头挂玉虹。”1 9 3 7 年 4 月,布衣将军冯玉祥在此赋诗咏叹:“来到四明山,先看千丈岩;若能发水电,更能开我怀。”
妙高台是坐落于千丈岩西侧500米处山顶上的一块基岩平台。面积约350平方米,东南西三面皆悬崖峭壁,登台眺望,极目天地。平台上凸起一方形光滑岩石,可坐一人,称为“晏坐石”。相传蒋介石母亲王采玉曾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到雪窦寺来烧香拜佛。蒋介石第一次跟随母亲来到妙高台时,一屁股坐在这块石头上就不愿起来,母亲多次催促他仍恋恋不舍。后来,蒋介石只要回到妙高台,总要在这块岩石上坐坐。
妙高台前方山脚下是千顷碧波荡漾的亭下湖,后面是蒋介石1927年建的私人别墅。二楼中间悬挂着他亲笔题写的“妙高台”横匾,三间房屋分别是他的办公室、会客室和卧室。此处曾是蒋介石当年运筹帷幄的地方。1949年1月他第三次下野,曾在溪口住了三个多月,这里就是他幕后指挥的大本营。
雪窦寺全称为雪窦资圣禅寺,位于雪窦山中心部位。肇创于晋代,兴起于大唐,鼎盛于两宋,已有1700多年历史。千百年来,香火旺盛,高僧辈出,是弥勒佛的根本道场。南宋时曾与杭州灵隐寺、天台国清寺、宁波天童寺齐名,被敕封为“五山十刹”之一。明代时被列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2008年11月,高56.74米的弥勒大佛铜像在这里落成,为全球最高的露天坐姿弥勒佛铜像。
民国时期蒋介石曾多次回到溪口,尤其是他三次下野期间,溪口实际就成了全国的临时政治中心,现保存完整的民国史迹共有22处。其代表作是蒋氏故居建筑群,主要由蒋介石的祖宅和故居丰镐房、玉泰盐铺、文昌阁、小洋房等构成,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丰镐房位于武岭门以西200米处的武岭西路77号,为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故居,名取西周国都丰邑、镐京两地名的字首。丰、镐分别为蒋介石及其胞弟蒋瑞青的房号,因瑞清早逝,由蒋经国兼祧承袭,合称丰镐房。原有祖屋6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经改造扩建,有房49间,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
玉泰盐铺位于溪口镇溪口中街篾匠弄口,清同治十年(1871年)由蒋介石祖父蒋玉表开设。店面3间,后置作坊,楼上居家。以售盐为主,兼营酿酒、大米、菜饼、石灰、杂货等。后由其子蒋肃庵经营。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夏历九月十五日午时,蒋介石出生于此。蒋肃庵去世后由其长子蒋介卿经管。后因蒋介卿外出遂歇业。曾二次失火,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拆建,改建为石库墙门院落。蒋介石题写的“玉泰盐铺原址”勒石现置西首墙脚。
文昌阁位于武山南端潭墩山顶,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俗称武岭头,原系小阁,内设文昌帝座等。民国十三年(1924年)春,蒋介石回溪口重建后取名“乐亭”,并作《武岭乐亭记》:“余以其位在山水之间,凡远方同志来游者,莫不徘徊依恋而不忍舍,盖无间乎仁与智,皆有乐于此也,乃取其义而名之曰:乐亭。”蒋介石与宋美龄曾下榻于此。
小洋房位于武岭头东侧,濒临剡溪,原名“涵斋”,俗称小洋房,民国十九年(1930年)建造。西式3开间两层平顶楼房,背靠武山,与文昌阁有露天走廊相通,原为蒋介石侍从人员住所。溪水碧波荡漾,隆冬不冰,岸边设有水泥平台,供游泳跳水用。民国二十六年初夏,蒋经国从苏联归来,偕夫人方良与长子孝文居此。蒋经国生母毛福梅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2月被日本飞机炸死,蒋经国奔丧时所书“以血洗血”碑现移置于此。
其实,来到宁波溪口,我更想去看的是位于溪口镇白岩村的溪口抽水蓄能电站。因为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和河海大学的有关老师、水利部小水电研究中心及浙江省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师们,一起在工地现场完成了该项目的可行性和初步设计研究的相关工作。
溪口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80兆瓦,是宁波地区首个由地方自筹资金建设的中型调峰填谷电站,电站于1998年6月8日投入运行,是我国建成较早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由上、下水库、输水系统、圆形竖井半地下式厂房及开关站组成,安装了两台立轴可逆混流式水泵水轮机。设计年发电量12610万度,综合效率达73%。二期工程计划利用四明山的茗山水库改扩建上水库,规划装机容量400兆瓦。
期待着溪口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早日实现,愿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愿溪口风景区的水更绿、山更青,景色更美好!
【作者简介】
张 勤,陕西乾县人,教授。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河海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皖江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