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孝感日报】
2025孝感孝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将于8月28日在孝感天仙城启动。8月25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领导及部门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董想明主持。
董想明:本场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一是介绍孝文化名城建设成果、 2025孝感孝文化旅游节暨“我们的节日· 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基本情况,以及介绍以传统节日等为载体,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情况;二是记者提问环节。首先,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蔡国平介绍孝文化名城建设成果。
蔡国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开创了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新局面,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从强基固本迈向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顶层设计更加完善。2023 年,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系统部署了建设路径、发展目标。2023 年 10 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孝十条”)。意见发布,引发强烈社会反响。《2024年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重点工作清单》《关于加强文化传承保护和云梦博物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2025年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重点工作清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指明了方向,找准了目标,提供了保障。
文脉赓续更加牢固。全市不可移动文物、革命文物、传统村落数量均居全省前列,云梦睡虎地秦墓入选国家“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云梦郑家湖墓地被评为 2021年度中国社科院“六大考古新发现” 和国家文物局“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国内外影响巨大。推动“董永的传说”“汉川善书”等 6 个非遗项目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香与孟宗孝行故事”等27个非遗项目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民举措更加暖心。“孝十条”颁布以来,创新推出“孝爱父母游孝感”活动, A级景区接待老年游客10.03万人次,陪同免票人数6.24万人次,免票金额达685 万元;举办“国潮银发秀”“万人健步行” 等活动,覆盖群众超 20 万人次;累计建成“幸福食堂”392家(含助餐点112家),惠及老年人 74.4 万人次;加装助老电梯 312 部,设置老年人专用厕位 10 座、“敬老车位”248 个,居家适老化改造 2391 户;发放高龄津贴,惠及 12.69 万高龄老人;医疗机构减免老年人挂号费,惠及 62.41 万人次;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每年免除基本殡葬费用约4000万元;用孝文化发展银发经济、赋能千行百业,建成中华敬老园,全市含孝文化元素命名的经营主体 1000 多家、注册商标 500 多件、特色包装 2000 多种;将孝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新扩建了董永路、天仙路等一批以孝文化命名的城市主干道,结合老澴河综合治理,谋划建设了文昌阁等标志性建筑,规划建设蕴含孝文化的文旅小镇,不断彰显孝文化名城风貌。
文化品牌更加闪亮。持续擦亮“孝爱之城 甜蜜之地”城市文化品牌。中省市县四级主流媒体高频发声,生动讲述孝感大地涌现出来的脍炙人口的孝爱故事。文艺精品层出不穷,其中楚剧《淬火》、小说《我亦是行人》等作品获评湖北省“屈原文艺奖”,创作孝文化歌曲 100 余首,出版漫画集、摄影集等其他艺术类作品50余件(册),打造《槐荫船说》等大型特色文艺项目,初步形成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的矩阵效应。品牌活动强势出圈,成功举办第九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城市合作大会,吸引沿线47个国内外城市参会,承办国际三人篮球赛、王者荣耀全国总决赛等大型活动,孝感对外传播能力持续增强。持续举办孝文化旅游节,组织开展“孝行月”“孝亲敬老小天使” “十大孝子”评选、孝感马拉松、孝文化老龄用品促消费等特色活动,成为孝感影响最大、辐射最广、群众参与最多的节庆活动品牌。
社会环境更加和谐。以“孝廉机关、孝德校园、孝亲社区、孝诚企业、孝勇军营”“五孝”品牌为抓手,用孝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了“至孝至诚、图强图新”的城市精神,先后涌现出“全国孝亲敬老道德模范”“中华十大孝亲敬老楷模”“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等先进典型 80 余人,培育出喻梅、汤俭民、仰媛媛等40余名在全国全省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先后获评“中国孝文化之乡”“全国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十大秀美之城”等。
董想明:感谢蔡秘书长的介绍。下面请市委宣传部宣教科科长曾英杰介绍孝文化旅游节的总体安排。
曾英杰:自 2002 年以来,孝感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连续举办十七届孝文化旅游节,孝文化旅游节已成为我市一张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本届孝文化旅游节以“孝爱之城 甜蜜之地”为主题,以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为使命,精心策划了5项活动——
一是孝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开幕式与七夕活动合二为一,进一步凸显孝与爱的完美融合,现场还将启动孝文化形象标识网络投票,进一步提升孝文化名城的辨识度和传播力。
二是“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 群众歌咏会,9 月中旬在孝感大剧院举行。结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生动展现孝感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奋力建成支点的实践和决心,用歌声凝聚起全市人民铭记历史、致敬英雄、攻坚克难、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14支合唱队伍将激情开唱,目前各个队伍都在紧张排练中。
三是孝感老龄用品促消费活动,9月 20 日左右在市人民广场或体育中心举办,现场将邀请全国有代表性的企业展示老龄产业的前沿科技和产品。同时将组织孝感本土特色产品参与展出,用最优惠的价格、最高品质的商品、最方便的模式,让广大市民尽享优惠。
四是孝文化学术交流活动,9月底在湖北工程学院举办。全国知名孝文化研究专家将齐聚孝感,围绕孝文化新时代内涵和助力城市发展等主题开展交流研讨。
五是“孝星闪耀 爱满澴川”2025 年 “十大孝子”发布活动。1996年,孝感在全国首开先河评选孝子,2005年,又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首届“孝亲敬老小天使”评选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 “十大孝子”和十届“十大孝亲敬老小天使”评选活动。今年的孝子评选已经完成实地考察,即将启动网络投票。
董想明:感谢曾科长的介绍。下面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彭爱平介绍“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基本情况。
彭爱平:活动将于8月28日16:00至 21:30 在孝感天仙城举办。活动将通过 “文化+婚恋+消费”多元融合模式,打造城市孝爱浪漫IP,服务青年婚恋需求,激活婚恋消费市场。
本次活动由中共孝感市委宣传部、中共孝感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孝感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孝感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共青团孝感市委员会、孝感市妇女联合会、孝感市总工会、孝感市文化和旅游局、孝感市商务局、孝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孝感市融媒体中心主办,孝感兴媒文化有限公司承办,蒙牛集团协办。
婚恋交友活动是重头戏,现场将组织888对单身青年参与互动游戏和打卡活动,“孝感天下”APP专门增设“槐荫树下·为爱向前冲”婚恋版块,收集嘉宾信息并进行认证,方便后续精准匹配服务,打造现代版的“鹊桥相会”。
孝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第一阶段以“情话、情书和情歌”为主线,展现孝感深厚的爱情文化底蕴。第二阶段则是“唱响澴川——爱要大声唱出来”演唱会,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现场还将设置非遗文创体验区、婚恋消费市集、澴川食光街区,集中展示孝感麻糖、孝感米酒、雕花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销售各类婚恋用品,现场制作特色美食,让游客在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享受地道的孝感美味。
董想明:感谢彭部长的介绍。下面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大鹏介绍以传统节日等为载体,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情况。
张大鹏:今年,我市紧紧围绕“孝爱之城 甜蜜之地”城市品牌,以孝文化、简牍文化、红色文化、李白文化为载体,系统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强化基础支撑,优化文旅环境。我市陆续出台《孝感市2025年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启动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成立市旅游行业协会,搭建政企沟通桥梁。推动旅游专线开通、路域环境整治和“孝云走廊”示范带建设。“孝游孝感” 小程序正式上线,智慧文博与公共服务项目加快落地。设立“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全面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守牢安全底线。
二是聚焦主城引领,构建“两湖一带”核心区。着力提升主城区文旅集聚与辐射能力,持续完善方特乐园配套服务,优化奥体中心多元化运营,整合《槐荫船说》夜游、“两湖一带”生态景观、双峰山及市博物馆等核心资源,串珠成链,形成主城文旅核心区。
三是推进“一县一品”,实现县域协同发展。支持各县市明确独特定位,实现差异发展、互补共赢。重点支持云梦打造中华简牍文化名县,推动双峰山、应城做实“温泉康养”产业;助力大悟、孝昌突出“红色引领”发展;指导安陆深化“李白文化”内涵,汉川彰显“水乡休闲度假” 特色。通过打造一批沉浸式体验场景和精品线路,构建“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旅发展新格局。
四是擦亮城市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以高水平文旅赛事和节庆活动为引领,精心设计主题旅游线路,多渠道、立体化、创新性的宣传推介,持续擦亮“孝爱之城 甜蜜之地”核心文旅品牌,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孝感的历史底蕴、生态之美、时代活力与甜蜜生活。
展望未来,我市将继续坚持深耕传统文化沃土,推动其与现代旅游需求的创新融合,不断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新场景,努力朝着“建设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稳步迈进,诚挚邀请大家常来孝感,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别样精彩。
董想明:通过领导和嘉宾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此次活动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记者问:去年,孝感作为中宣部选定的全国6个七夕示范活动举办地之一,已成功举办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请问今年的活动有哪些特色亮点?
彭爱平:在总结去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活动突出三大创新亮点:一是数字化加持壮大规模。活动升级搭建了 “孝感天下”APP婚恋版块,引入AI大数据智能匹配系统,对参与活动的 888 对单身青年进行多维度画像分析,壮大活动规模、提升服务精准度。分会场《槐荫船说》水上夜游项目运用 5D 全息投影、智能水幕等前沿科技,大家还可通过手机 APP 与投影角色互动,沉浸式体验穿越时空的传奇故事。二是协同化加持扩大影响。首次采用主会场+分会场模式,同时在吾悦广场、万达广场设置打卡点,形成“一核多点”的节庆格局,扩大活动辐射力。加强政企合作和产业协同,整合婚庆、餐饮、旅游、文创等多元业态,链接消费市场与婚恋需求,赋能“甜蜜经济”,形成规模效应。三是国家IP加持塑造品牌。活动紧扣“我们的节日”这一国家文化工程主题,更好展现孝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担当与创新。
总而言之,本次活动是强化“中华孝文化名城”形象,深化文旅融合、服务民生需求的重要实践,诚邀大家共赴孝感天仙城,一起见证这场精彩纷呈、影响广泛的文化盛会。
记者问:请问此次活动非遗文创体验区有哪些特色项目,邀请哪些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
张大鹏:此次非遗文创体验区共汇集19项非遗项目,涵盖传统技艺、美术、戏剧和医药等多个类别,旨在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一场丰富多彩的非遗盛宴。
在传统技艺方面,省级非遗传承人鲁建群将现场展示孝感米酒百年制作工艺,还有“中华老字号片片情麻糖”、汉川荷月、田二河米醋等荣誉非遗产品,欢迎大家前往品尝体验。同场展示的还有汉川乌壶、应城金漆木梅花、大悟刺绣等工艺精品,呈现孝感非遗的多样技艺。
在传统美术方面,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管丽芳以刀代笔、精雕细刻,现场展示融合七夕主题的雕花剪纸技艺。别具匠心的应城膏塑、安陆水墨漫画、孝南麦秆画等非遗作品也将集中亮相,展现以传统材质传递美好寓意的艺术魅力。
在传统戏剧方面,重点推出云梦皮影戏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表演团队全新编排七夕主题剧目,大家可现场观赏原汁原味的表演,感受光与影的传统艺术魅力。
活动还邀请了范桂林等多位省、市级非遗传承人现场互动,并首次集中展示以馆藏文物和地方文化为灵感开发的系列文博文创产品,推动非遗与现代创意融合,让历史文化“潮”起来。
(全媒体记者郑玉欢整理)整理
本文来自【孝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