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艺是从江南第一次来到垦利小城,我不免招待一番。
她是我北京学习班的同学,走南闯北去过多地,见过不少世面。她和我在学习期间很投缘,来到黄河口,我必须好好伺候。
招待饭菜是咱们的黄河口特色“河海大杂烩”。大闸蟹、活海参、梭子蟹、稻田小龙虾、羊肉汤、水煎包,凡是能上桌的都吃了个遍。
她咂咂嘴:黄河口的菜很丰盛,色、香、味俱佳,就是有点……咸。我立马怼过去:咸中才能出味,你们江南的菜就是一个甜。她只是“噢”了一个字。看样子心里有些不服气,但没再说什么。
第二天早餐后,我给她简单介绍小城过往:我们的垦利小城是黄河最后一个县级小城,由过去的垦利县改称现在的东营市垦利区,万里黄河就在我们区入海。
垦利有建制是一九四三年,从垦区行政委员会和利津洼的名称各取一字开始有了垦利这个称呼。虽然建制仅有八十二年,但小城却迁徙数次。
第一个县城设在利津陈庄,一九五六年搬至孤岛,即现在的黄河口镇,一九六零年因与渤海农垦局合署办公,县城又迁至牛庄,一九六一年又回迁至孤岛,一九六五年小城落户西双河至今整整六十年。
丁艺听得糊里糊涂,她干脆说:“你就别介绍了那些过去了,我看的是现在,领我去转一转不就明白了?”
我开车慢慢行至在各条街道上,然后进了植物园,出植物园到全民健身中心,再由全民健身中心去民丰湖。然后顺民丰大道直扑黄河大堤,看胜利大桥,最后落脚黄河公园。
我们站在黄河岸边,望着滚滚的波涛,丁艺非常感慨,看得出她对垦利的小城有了浓厚的兴趣。
我不失时机地为她介绍我们小城的突出特点:我们的小城不大,但很精致;人流不多,却寂静优雅;布局合理,营造出一步一景;街道小区,干干净净,没有卫生死角;这里背依黄河,波澜不惊;小城的人们心存善念,互敬互爱,称得上是一座静谧、温馨的小城。
听完我的介绍,她看了我一眼,然后若有所思地回头看着黄河里的流水……
丁艺在回江南的路上发给我一段话,抄录如下:
小城垦利,栖身于黄河与渤海的臂弯之间,精致小巧如一枚精心打磨的贝母。若欲识其真面,非得请出那“精、静、景、净、惊、敬”六字不可——它们如六粒晶莹剔透的珠子,串起了小城的灵魂。
初入小城,便觉其“精”。街道宽窄适度,不多一丈,不少一分,恰如老木匠精心锯出的榫卯,严丝合缝。店铺也玲珑小巧,一间挨着一间,柜台擦得锃亮。
清晨,菜贩子的三轮车停得笔直,菜蔬码得整整齐齐,水灵灵的青翠,红彤彤的鲜艳,竟似刚从画中取来。连那街角卖早餐的摊子,也收拾得利落干净,工具排列有序,俨然一件小小的艺术品。
小城之“静”,须在清晨寻觅。东方未白,曙光初萌,路上行人尚稀,只听见风拂过槐树叶子的窸窣声,如细语低回。公园的荷塘,荷叶接天,露珠在叶心滚着,悄然无声。偶有白鹭掠过水面,翅膀拍打空气的微响,反而衬得天地愈发寂静。这般安静,并非死寂,而是一种安宁的沉潜,让人心慢慢沉淀,浮尘渐渐落定。
“景”字在小城,并非宏大之观,却处处有画意。春来,溢馨公园河岸的垂柳吐出新绿,枝条垂向水面,微风一过,如翠帘轻摇;夏至,民丰湖荷花亭亭玉立,粉白相映,水光潋滟处,偶有锦鲤摆尾,搅碎一池云影;秋深,新兴路道旁银杏披上金甲,落叶如蝶,铺成一条金黄小径;冬临,小城雪落无声,覆盖了屋顶街巷,天地一片素净。一步一景,景景相映,无需刻意寻觅,美就在脚边眼前。
至于“净”,更是垦利人骨子里的骄傲。街道洁净如洗,连青砖缝里都难觅污垢。每日天光微亮,清扫车轰轰声就会唤醒沉睡的人们。还有穿橙色工装的扫街人,执着大扫帚,将一夜风尘扫得干干净净。那扫帚摩擦地面的声音,沉稳而规律,是清晨的序曲,也是洁净的宣言。更难得的是人心之净,小城人言谈朴实,做事踏实,言出必行,行必有果,绝无半点虚浮之气。
“惊”之一字,却并非时时惊心,而深藏于黄河安澜的奇迹里。登临黄河大堤,北望浊浪翻滚的黄河之水,竟高出堤外平畴数米,如悬在头顶的巨龙。河水裹挟着黄土高原的泥沙,不舍昼夜地奔流入海,亦不舍昼夜地沉积造陆。垦利这片土地,正是黄河慷慨的赠礼。
这悬河之势,既令人惊叹自然的伟力,更暗含一种无声的警醒——它悬在头顶,也悬在心头。小城人世代与黄河相伴,深知敬畏二字的份量,年年加固堤防,岁岁不敢懈怠。那波澜不惊的安稳之下,是无数日夜的守望与担当。
“敬”字,则如空气般弥漫在垦利人的日常里。街坊邻居碰面,必点头含笑,一句“吃了吗”或“忙啥了”,暖意自然流淌。偶有老人提重物,路人总会上前搭把手。
那路边开小百货铺的老张,常备着板凳和茶水,供过路人歇脚解渴;隔壁李婶蒸了包子,也总不忘给对门独居的王大爷送上一盘。这互敬互爱,并非写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融于血脉的本能,像黄河水浸润土地一样自然。
看了丁艺的文字,我也是激情难耐。
最难忘一个深冬的黄昏,我来到黄河岸边。堤坝如沉默的巨人,将汹涌的浊流稳稳揽在怀中。夕阳的余晖熔金般倾泻在水面上,也涂抹在岸边一位老人上。他裹着厚厚的棉衣,久久凝望着脚下这片土地。那正是黄河水以千百年之力,一寸一寸堆积出来的家园。
他那浑浊的目光里,沉淀着对这条大河的深沉敬畏,满含对脚下这方热土的无限深情。这深情与敬畏交织的目光,便是垦利小城最深沉、最坚韧的底色。
夜色渐浓,小城华灯初上。灯火虽不如大都市那般璀璨夺目,却像星辰般散落人间,点点温暖。那灯火之下,是精心打理的小日子,是平静安宁的生活,是纤尘不染的街巷,是俯拾皆是的风景,是世代与悬河共生的智慧,更是邻里间那份无需言语的温情与敬重。
垦利小城,便在这“精、静、景、净、惊、敬”的六字真言里,稳稳当当地矗立着。它不张扬,却自有风骨;不喧嚣,却充满力量。它是黄河奔流入海途中,一个温柔而坚韧的叹号,在沧海桑田的宏大叙事里,静静地书写着属于“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尊严。
2025年8月27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