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
夜幕垂下,大理洱海清波摇曳,装着漫天星光,醉了沿岸灯火。
在苍山另一面,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阿尼么村藏在西麓郁郁苍苍的森林里。这里的夜晚,飘着简单快乐的歌声,带着浓浓的烟火气。
村子依着山,沿坡而上,路口、墙面装置的音响和老电视飘出歌声,核桃树从村民家中伸展枝叶遮蔽阳光,三三两两的游客脚步也慢了下来。
天色一暗,灯也亮了。民居、农家乐、侠客小吃街、咖啡屋……多是不晃眼的黄灯泡,一圈圈光晕裹着烟火气,照出村子的新“夜”态。
侠客小吃街
侠客小吃街先热闹起来。
炭火架上,肉串滋滋冒油,油脂滴在炭上,溅起细碎的火星;卷粉摊前,米皮铺开,抹上秘制酱料,游客忍不住扫了付款码。
若想躲会儿热闹,可以向下拐去牛棚咖啡。
牛棚咖啡
如果不是名字提醒,谁能想到这样一间风格别致的咖啡屋,从前是养牛的厩舍?咖啡馆保留了原有的木梁,刷了绿色和黄色的漆,反倒透着股特别的温软。
点杯咖啡,坐在窗边往外看,能看见远山的剪影,也能听见漾濞江的奔腾呼啸——闹中取静的舒服,在城里咖啡馆很难遇到。
晚上八点,“乡村好歌汇”的舞台响了。
乡村好歌汇现场
今年以来,这个舞台已经办了68场歌唱比赛,从线上海选来的民间音乐人在这里以歌会友,每周评选冠亚季军晋级年度赛。每周二至周日,一周六天,成了阿尼么村夜晚的固定节目,也让阿尼么文化IP走向全国。
乡村好歌汇现场
2024年以来,阿尼么网络点击量达6亿次,接待游客2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0余万元。
村口的音乐元素路标
歌声音符里,藏着小山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密码。为了让游客听着歌声“闯江湖”,村里依托“侠客小吃街”业态推出“听好歌汇、品乡村(江湖)宴”的体验模式,2024年,小吃街铺面创收达153万元,鼓起了村庄的“钱袋子”。
阿尼么村规民约歌
8月27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点亮云南新‘夜’态”网络主题传播活动也在这个村子举办。
网络直播镜头,从阿尼么“乡村好歌汇”的舞台转开,一下子到了昆明滇池边——晚风里飘着小粒咖啡的香气;再切,是红河建水的小吃街,烧豆腐烤得金黄;又到西双版纳的星光夜市,闪光灯下旅拍的人们笑脸盈盈……
云南的夜,不是单点的亮,是一串接着一串的灯火。
就像今年上半年夜经济的数据:全省14个国家级夜间文旅集聚区,接待了1.07亿人,营收181.02亿元,比去年高出不少。
这些数字,说的不是别的,就是阿尼么村小吃街的营业额,是滇池边游船的船票,是建水烧豆腐摊前的长队。
阿尼么村的夜,不过是云南夜经济里的一盏小灯。却亮得实在——亮在村民递出卷粉时的笑里,亮在游客合声时的歌声里,亮在苍山西麓那片暖融融的烟火里。
云南日报-云新闻出品
记者:陈创业
编辑:蔡飞 窦崇尹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