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太行日报】
近年来
我市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坚持把文旅康养产业
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
将资源优势一步步转变为发展胜势
有力地推动了
全国“文旅康养样板城市”
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
蹚出了一条文旅康养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晋城路径”
坚持顶层设计
构建起全方位发展体系
先后出台《晋城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持续优化“一核、两环、两带、多片”空间布局,不断丰富“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旅游路网”全域产品供给体系。政策的精准发力,催生出亮眼的发展成果:全市年游客接待量从2022年的2958.9万人次跃升至2024年的406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更是实现跨越式增长,从112.09亿元飙升至363.87亿元,文旅康养产业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政策精准滴灌
与市场的敏锐嗅觉形成共振
政府搭建的发展框架,让市场主体有了清晰的发力方向,不少文旅企业主动融入布局。其中,针对太行山文化旅游带的定位,部分企业投资打造了集徒步探险、星空观测于一体的山地度假产品,既契合政策导向,又精准对接了当下年轻人的户外旅游需求。土地与融资的扶持政策,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涌入康养民宿、非遗工坊等领域,这些市场主体带来的创新理念和运营模式,让规划中的蓝图转化为一个个受市场欢迎的文旅产品,形成政策引导市场、市场反哺政策落地的良性循环。
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文旅康养吸引力
大力提升王莽岭、皇城相府等龙头景区的基础设施与业态,完善景区内的道路、厕所、停车场等设施,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丰富景区内的业态,引入特色餐饮、文创商店等,让游客在景区内有更多的消费选择。大力实施“百村百院”工程,精选百余个特色村落和院落进行高品质康养特色改造,打造出了一批标杆项目。其中,陵川浙水村依托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民俗文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特色民宿、民俗体验项目等一应俱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积极推进,更是打通了全域旅游的“毛细血管”,将各个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丈河村为例,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村里的旅游资源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修通后,游客纷至沓来,村里的农家乐、特产店生意火爆,村民的收入也大幅增加,真正实现了“路通业兴”。
立足资源优势
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我市夏季气候凉爽,平均气温适宜,加之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了众多游客夏季避暑的首选之地。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晋城、认识晋城,吸引大量潜在游客,我市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主打清凉避暑和生态康养,围绕“夏养晋城”品牌,推出了一系列康养产品和活动,让游客在避暑的同时,享受到全方位的康养服务。同时,深挖当地文化底蕴,推动文旅与非遗“活”起来。借势《黑神话:悟空》的热度,我市一批古建重新开门迎客,在文物保护前提下,实现最大化活化利用。一批非遗产品也在融合创新中重获新生。其中,阳城乔氏珐华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推出了许多新颖别致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走出国门,远销海外;晋城铁器、高平潞绸等通过创新设计,推出了众多符合年轻人审美和需求的产品,受到了市场追捧。
当古老技艺在直播镜头中焕发新生
当云海古堡成为千万人向往的康养之地
我市正以深厚文脉和壮美山水为墨
书写着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精彩答卷
未来
我市将继续依托自身优势
不断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
吸引更多人前来感受
这座城市历经岁月沉淀的
独特底蕴与蓬勃生机
来源/ 太行日报
编辑/白慧 责编/杨裕峰
审核/李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