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
“三地三摇篮”是其鲜明的红色标识
作为东北抗联的创建地
为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聚焦不同游客群体需求
吉林为大家制定不同主题的红色旅游线路
【第1期】
党建主题线路·初心如磐使命游
和大家一起
在吉林探寻胜利背后的信仰密码
续写新时代的使命答卷吧!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位于磐石市红石砬子山区,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抗联队伍提供了生存与战斗条件。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游击根据地,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磐石赤色游击队的创建地,是东北抗日联军诞生的摇篮。


红石砬子山脉及周边发现东北抗联相关遗迹3300余处,形成了以八家沟、姚家沟、二趟沟等为核心的庞大东北抗联遗址群,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抗联遗址群。姚家沟目前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展示参观系统,是吉林省红色教育的“实景课堂”。

▲图/人民政协报

杨靖宇烈士陵园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安葬地。园内共有5座古典式琉璃瓦建筑。甬道中央矗立着高5.35米的杨靖宇将军高大戎装铜像,花岗岩基座正面镌刻着彭真同志手书“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

两侧的4个偏殿是杨靖宇将军生平业绩展厅,展出杨靖宇将军青少年时期的遗物和他在抗日战争艰苦岁月里的有关文物、文献、照片等280余件,全面展示了杨靖宇将军光辉而壮烈的一生。

▲图/网信通化

“铁血英魂”是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的主题。抗日战争14年间,东北抗联牺牲军级干部34名、师级干部49名、团级干部43名,更有万千无名勇士为国捐躯。

14支举向空中的步枪,象征着东北军民14年艰苦抗战的光辉历程,亦是以军队最高礼仪——鸣枪礼,向抗联英烈致以崇高敬意。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毗邻杨靖宇烈士陵园和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学院按照“红色学府、绿色校园”理念,以东北抗联精神为魂,采用雪岭聚落、马架子、地窨子等反映抗联战斗生活的建筑形式。


学院开发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创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修平台、“对党忠诚”沉浸式红色情境教学馆、“红色档案”主题教室、“三地三摇篮”红色吉林主题教室“1+3”铸魂赋能教育平台。



延边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郁郁葱葱的延吉市人民公园北侧,始建于1992年,园内建有牌楼、延边革命烈士纪念碑、雕塑、延边革命纪念馆、延边革命英名墙、烈士墓区等纪念建筑物。建筑结构严谨、规模宏大、错落有致,充分展现了中国朝鲜族的民族建筑风格。



明东村被誉为“中国朝鲜族教育第一村”,是一片红色热土。1908年,明东学校在这里建成,培育了许多反日民族运动人士、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成为延边地区反日启蒙教育的基地,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也是龙井市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


▲图/建工街道办事处

药水洞苏维埃政府遗址位于吉林省和龙市头道镇,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历史遗址。上世纪30年代,药水洞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根据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早期革命活动的见证。1930年6月10日,吉林省第一个农村中共党支部——药水洞支部在此诞生。


▲图/延边边境管理支队
从抗战胜利的欢呼到复兴征程的号角
80年时光流转
不变的是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坚守
愿初心如磐
都能在新时代的胜利赛道上
跑出属于我们的优异成绩
让胜利的荣光永远照亮民族复兴的征途!
编辑:王奇
校对:张也
审核:吴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