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东南州天柱县高酿镇,一场自然与人文的奇妙邂逅,正悄然重塑乡村旅游的样貌。
一家开在瀑布边的“村咖”不仅让游客在瀑声隆隆中品味现磨咖啡的醇香,更成为远近闻名的云海观景台和日出打卡地。
这座古老侗寨通过天然景观与时尚体验的深度融合,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振兴新径。
图为游客在“村咖”瀑布前打卡。(图/潘德玉)
沿着砂石路向前,地良瀑布从山崖飞泻而下,水雾映出彩虹。边上一栋原木建成的“栖溪·山谷”村咖与自然相映成趣。游客们坐在观景平台上,手捧咖啡,耳边是瀑布轰鸣,眼前是山林苍翠。
“体验太独特了,一边是自然的震撼,一边是咖啡的闲适,这种反差让人着迷。”一名从锦屏县专程前来打卡的游客王惠红说。自开业以来,这里迅速在社交媒体走红,游客量从首日400人持续攀升。
项目运营方、云庭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吴昊告诉记者:“我们瞄准的是周边县市精准客群,下一步还将推出‘稻田版’、‘山洞版’等更多主题场景,吸引不同客群。”
云雾中的高酿万亩大坝尽显田园风光。(图/潘德玉)
高酿镇位于天柱县东北部,北侗文化浓郁,生态资源富集,但过去长期“养在深闺”,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增收渠道单一。
2023年以来,高酿镇党委紧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线,制定《高酿镇乡村全域旅游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构建“一轴两心三区”发展格局:以242国道为主轴,串联地良瀑布群、观景台、九龙滩漂流等核心景点;打造北侗文化核心区和传统村落核心区;科学划分生态体验、农业发展和风光打卡三大功能区。
“我们不做浅层次观光,而要打造让人愿意停下来、住下来的深度体验。”高酿镇镇长吴位昆表示。
镇村党组织创新“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整合土地1000余亩,筹措各类资金830万元,量化折股到村到户,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2024年,全镇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20万元。
该镇特色产业金秋梨种植面积达475亩。(图/潘德玉)
瀑布咖啡馆已直接带动10名村民就业,从事服务、清洁、售票等工作,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
同时,村咖也成为农特展销窗口,金秋梨、土鸡蛋、高酿米等借势出山,形成“引流—消费—助农”良性循环。近年来,全镇农文旅融合效应凸显,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500万元,间接创造就业岗位100余个。
眼下,高酿镇正持续拓展业态。瀑布咖啡项目一期以休闲体验为主,二期将增设爬山涉水等户外项目,打造日夜连续的完整体验动线:白天品咖啡、探瀑布、游溶洞,傍晚露营观日落,次日清晨迎云海日出。
吴位昆透露,秋冬季将主打云海观光,突破季节限制。周边区域还将设置农特产品销售区,进一步延伸消费链条。
图为游客在地良瀑布体验户外项目瀑降。(图/资料图)
图为游客在云海日出。(图/资料图)
“党建统揽是根本,利益联结是关键,文化铸魂是支撑。”吴位昆说,高酿镇将聚焦“扩规模、提品质、强运营”,持续推广地良村“立足资源、创新业态”的成功经验。
一杯咖啡,香了庭院,活了资源,富了百姓。在高酿镇,瀑布的轰鸣声依旧,但如今这声音里,混合了更多的欢声笑语和对于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
正如一位福建游客在此游玩后感慨:“这里的生态,实在太好了。”而这方生态与人文交织的土地,正通过一个又一个创新的实践,迎来崭新的发展浪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德玉
编辑 陈玉林
二审 陈毓钊
三审 马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