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听到肃北这个县名后,想当然地以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在甘肃省的北部,其实错了;肃北不在甘肃省北部而在肃州区北部。
甘肃省名的来历其实很简单,就是取甘州和肃州的首字,合成了甘肃省名。当然,取首字为省名时的甘州、肃州并非今日之甘州区、肃州区;而是元代时的张掖、酒泉,是当时甘肃行省的核心部位,其范围远大于今日之张掖、酒泉。
众所周知,甘肃简称“甘”或“陇”,假如肃北是指甘肃省北部的话,其地名只能称作“甘北”或“陇北”,如此一来,就南辕北辙,错大发了,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讲,甘北是广袤的内蒙古阿盟地区;陇北是宁夏及陕西北部地区。
所以,有时候不能光看地名的字面意思,还得有一定的地理及历史知识。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独特之处使其面积非常大,而且分为南北两部分,中间是敦煌、瓜州和玉门。那么,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面积究竟有多大?
肃北县行政区划为南北两个独立片区,南部地区坐落在祁连山西端南麓,面积为 3.24 万平方公里,县政府所在地为党城湾镇,含党城湾镇、石包城乡、盐池湾乡 3 个乡镇;北部地区在河西走廊西端北部,面积为 3.43 万平方公里,与蒙古国接壤,为马鬃山镇和边贸口岸所在地,边境线长 65.018 公里,距县城 470 公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南北两部分占地面积合计为6.6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海南省及台湾岛面积之和。
因为肃北马鬃山镇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65.018公里,所以甘肃虽然地处内陆同时却也是名副其实的边境省份。神奇不?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是甘肃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拥有独特的地理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美食。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具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域内有冰川、雪山、峡谷、河流、湿地、草原、戈壁等地形地貌。疏勒河、党河、石油河、榆林河 4 条内陆河流均发源于肃北县域内。南部祁连山区是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盐池湾国家级保护区的重要区域,北部马鬃山镇所在地戈壁广袤辽阔,有形似马鬃的山峦。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有天然草场 4676 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 4189 万亩。域内已探明的矿种有 39 个,矿点 235 处,风能、水能资源丰富,风能总储量达 2000 万千瓦,可开发量 1000 万千瓦以上。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沿革:早在春秋、魏晋时期就有先民居住,西晋已设县,之后历朝都在这里设镇置县。1937 年设肃北设置局,1950 年 7 月 22 日解放,7 月 29 日正式成立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灿烂,人文底蕴丰厚。长调、歌舞、祝赞词风情浓郁;骑马、摔跤、射箭、草原那达慕久负盛名;服饰、刺绣、绘画、民间文学瑰丽灿烂。已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99 项,国家和省市级 51 项;代表性传承人 162 名,国家和省市级 70 名。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著名景点有:
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西北部峡谷内,是一个集观光度假、休闲娱乐、民族风情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是大敦煌旅游圈内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戈壁、峡谷、草原、河流、湿地的片区。
盐池湾草原:位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东南部祁连山区,是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有藏原羚、白唇鹿、野牦牛等众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透明梦柯 29 号冰川:距离肃北县城 61 公里,距离敦煌 160 多公里,堪称距铁路、公路、机场最近的冰川,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
石包城遗址:是肃北的名胜古迹之一,历史悠久,坐落在险峻的山峰上,城墙雄伟壮观,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
五个庙石窟:是肃北地区重要的文化遗迹,窟内保存着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民族美食也极为丰富,奶制品有酸奶、乌日莫(奶皮子)、蒙古奶茶、奶酪、奶酥等。酸奶清凉可口,可解酒助消化;乌日莫是鲜奶中的精华,营养丰富;蒙古奶茶是牧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铜锅奶茶更是独具风味。肉类食品主要有手抓肉、风干肉、血肠、肉肠、黄焖羊肉等。手抓肉是将肥嫩的绵羊卸成块,放入白水中清煮,熟后大家手拿蒙古刀割着吃;风干肉被誉为 “成吉思汗的军粮”,方便携带且营养丰富;血肠和肉肠则是用羊肠填充不同的馅料制成,味道鲜美。
欢迎来大美肃北观光旅游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