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山海交融 人文荟萃
刁新艳
“青山绿树,不寒不暑,碧海蓝天,可舟可车,中国第一。”曾居青岛的近代思想家、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这句经典评语,已成为青岛的城市名片之一。青岛,地处黄海之滨、胶东半岛南端,山、海、湾、城浑然一体,是中国北方自然禀赋优越、人文魅力独特的海滨城市之一。新时代新征程,西海岸引领、北岸发力、主城跃迁、崂山崛起——青岛全域产业协同发展的齿轮加速咬合,驱动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青岛,正以现代海洋城市的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岛从海上来
青岛之名始于明代。明万历七年(1579年)刊刻的《即墨县志》记有“青岛,在县东一百里”。学者多认为,当指即墨田横岛群的“青岛”,岛上草木繁茂,望之青翠,故名“青岛”。历经海岛、村落、口岸、市镇、海防区域、欧人城区、主城区、市区等演变,地域由小而大。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政府在此驻军设防,青岛由此建置。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德国将胶澳租借地内的新市区命名为“青岛”,此为青岛作为城市命名之始。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青岛特别市,次年改称青岛市。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是早期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主要栖息地之一,留存下丰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遗迹。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建立了重要城邑-即墨(即墨故城)。越王勾践走海路从会稽(今浙江绍兴)迁都琅琊(今黄岛区境内),并在琅琊筑台会盟,成为一代霸主。
有关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众多。战国时期,被齐威王封为万户侯的即墨大夫、以火牛阵克燕复齐的田单等至今为后人津津乐道。汉高祖时期,田横五百将士殉节的海岛后来称田横岛(今即墨区境内),岛上的五百义士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北魏郑道昭书刻的《郑文公上碑》等摩崖石刻,就在平度市天柱山,是著名魏碑之一。
“泰山虽云而,不如东海崂。位于青岛的崂山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是道教发祥地之一。晋高僧法显取经东归登陆于崂山沿岸。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曾两度游览崂山,崂山的独特风物和民间传说赋予他丰富的创作灵感,《聊斋志异》中脍炙人口的《崂山道士》、《香玉》等篇章便取材于此。
千年文脉长
青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千年的齐鲁文脉。地方传统戏剧“即墨柳腔”,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原称“溜腔”,采用即墨方言,通俗生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胶东之花”。“胶州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起源于清咸丰年间,是群众自发参与、自由宣泄、自娱自乐的广场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莱西木偶戏”是一种传统戏剧,以杖头木偶为主,面部眼、耳、鼻、口可动,操控讲究稳、准、正、平,并借鉴戏剧人物的跳跃、转身等表演程式,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众多文化名人来青岛执教、寓居、旅游,鱼山路等保留着近现代名人故居达60多处。康有为故居,现为康有为纪念馆,展陈了康有为生平及戊戌变法的照片、文献和实物等。闻一多故居,又称“一多楼”,是一栋红瓦黄墙、玲珑别致的欧式小楼。老舍故居,是老舍先生创作《骆驼祥子》、《樱海集》等名著的地方,现为骆驼祥子博物馆。另有郭沫若书房和梁实秋故居、童第周故居、束星北故居等。
民俗文化活动延续至今。李村大集,明万历年间已成为青岛乡间十二集之一,如今农历每月逢二、七仍热闹非凡,叫卖声此起彼伏,烟火气十足,在不变的喧嚣中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每年正月举办的萝卜·元宵·糖球会,萝卜雕刻精彩纷呈,各类糖球(糖葫芦)争奇斗艳,是大人孩子年年期盼的甜蜜盛宴,单日最高人流量突破60万,获“中国十大民俗节会”称号。每年三四月如约而至的田横祭海节,已传承500多年,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祭海节,承载着渔民对海洋虔诚敬畏与感恩之情。
扬帆向世界
青岛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兼具,众多文化地标是游客和网红打卡地,也是本地人喜爱的休闲场所。闻名遐迩的栈桥,最早是军用码头,后演变成青岛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城市建筑和著名风景游览景点之一。1994年冬季迄令开展的“挽留海鸥行动”让城市更有温度、生态更加和谐。核心地标五四广场的大型雕塑“五月的风”,以火红色螺旋上升的“劲风”造型,讲述着青岛与“五四运动”的渊源,展现着激昂向上的爱国主义基调和民族力量。大关,建有俄罗斯、法国、德国、丹麦等20多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单体别墅236栋,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被誉为中国五大最美街区之一。位于浮山湾畔的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整合奥运、海洋、上合三大文化精髓,是集帆船运动、海滨休闲、文化体验、海洋研学、会展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标景区。
青岛三面环海,海洋是青岛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靠海吃海,蛤蜊、螃蟹、蛎虾、琵琶虾、海蜇、海蛎子等,辣炒、清蒸、烧烤或者水煮,各色美食可满足八方宾朋的味蕾。青岛的地方菜属于鲁菜、胶东菜,可以是油爆海螺、大虾烧白菜、肉末海参、海肠捞饭等“硬菜”,也可以是家常的辣炒蛤蜊、海菜凉粉、铁板鱿鱼、青岛脂渣……用塑料袋打几斤冰爽的新鲜散啤,再配上特色面食--鲅鱼饺子、青岛锅贴、王哥庄大馒头……就是本地人很享受的“哈(喝)啤酒、吃嘎啦(蛤蜊)”饮食文化,也是游子心中向往的美味。
青岛的地理标志产品声名远播。青岛啤酒享誉全球,即墨老酒是中国北方黄酒的代表,胶州大白菜有1000 多年的种植历史,新河草编远销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泽山葡萄以“穗大粒饱、色泽鲜艳、皮薄肉嫩、甘甜多汁”著称,是山东省名优特产,多次在国际博览会和国内农业展会上获得金奖。马家沟芹菜种子,曾搭乘“神舟七号”进入太空、随“蛟龙”号潜水器下潜深海,还上过人民大会堂和访华外宾的宴会桌。
青岛这座天蓝、地绿、海净、水清的美丽家园,正以丰盈的历史遗存、时尚活力的形象,向外界热情展示多元开放、兼容并蓄的城市气质和文化底蕴,热烈绽放现代海洋城市的绚丽光彩,热心拥抱来自世界各地追寻历史足迹、体味城市魅力的人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