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民乐县立足独特自然资源与深厚文化底蕴,深度探索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聚焦精品景区打造、业态创新升级、宣传矩阵构建三大重点领域,成功塑强“田园民乐”县域文旅品牌,推动文旅产业稳步成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引擎。
“景区+演艺”聚人气,激活消费新动能。以春节、端午节、“五一” 劳动节等重点节假日为时间节点,策划开展民俗节会、非遗展演、美食品鉴、戏曲汇演等系列活动260余场次,吸引80 余万人次参与体验,直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零售等关联消费突破1800万元。通过场景化、沉浸式的演艺体验,有效激活文旅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实现“流量”向“销量”的高效转化。
“非遗+”融合破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深耕“非遗+研学”“非遗+文创”双轨发展路径,开发陶艺制作、非遗手工体验、非遗主题展演等特色研学课程6个,与张掖印象国际旅行社达成深度合作,累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50场次。建成木塑画、剪纸等非遗工作室14处,挖掘培育乡土文化人才629名,组建文化馆特色文艺团队12支。常态化开展四家武术、顶碗舞等非遗展演32场,成功承办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推动非遗资源走出展厅、融入日常消费场景,成为文旅产业新的增长极。
沉浸式体验提质,实现文化经济“双丰收”。创排非遗皮影戏《王进宝鞭扫大草滩》《包公赔情》,在重点景区景点实现常态化展演,同步开展文物图片展、廉政文化展进景区活动65场次,让文化浸润旅游全程。此外,精心创编《八仙灯会》《辉映扁都》沉浸式巡游演出等特色剧目,策划古装旅拍、沉浸剧场等互动项目,将本土历史文化故事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分享的旅游体验,既擦亮了文化名片,又提升了旅游附加值,实现文化传播与经济收益的双向共赢。
品牌活动强IP,扩大品牌影响力。积极引入并培育高规格赛事活动,将全省自行车长征联赛(民乐站)、全省“金色的田野”广场舞大赛、全市“二月二”民俗文化活动、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等省市级文化体育活动,打造成“民乐特约”文旅品牌 IP。通过“一季一主题、一节一特色”的常态化举办,吸引全省各地旅游爱好者前来民乐观光消费,高效将“活动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持续提升“田园民乐”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与市场影响力。
记者:邓永德 白娟(通讯员)
编辑:蔡怡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