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卫视
今天21:20播出
大型融媒体项目
《家园》(第二季)之
《文化西藏》
敬请期待!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平均海拔四千米,这里有西藏第一批发现的岩画。凿刻的动物、自然景物和狩猎农耕等场景,记录了这里距今三千多年前人类居住的痕迹和最初文明。其中的日姆栋岩画十二号画面,被誉为“最美公鹿”,是当时精湛的代表作。
“最美公鹿”身上的旋涡纹体现的是北方中亚草原文化中的动物装饰风格,证明早在古象雄时期,西藏便是文明交汇的熔炉。
文化的交融,经千年而依旧延续着。
浸染于传统与现代无限交叠的空间,生长于充满机会的时代,文化的发展在年轻一代身上预示出无限可能。
同样,在他们年轻的身体里依旧深植着传统文化的根脉、流动着民族文化的血液。
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园中璀璨的一株奇葩,历经千年,新时期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抢救和保护下,许多传统文化至今得以完好保存。
勉萨派是藏族唐卡画派传统画派之一。
画师笔下的每一条轨迹里,藏着唐卡匠人跨越千年的深情对话,矿物颜料中的五彩斑斓诉说着时空流逝间的璀璨文明。
拉萨市尼木县吞达村,潺潺的溪水声中不时传来水磨翻滚的声音,这里保留着最传统的藏香制作工艺,水磨香泥,制泥砖、搅拌、挤香、切香、晾干,一支藏香方才完成。
西藏还有两项非遗项目,藏戏和史诗《格萨尔》,于2009年作为第一批项目,被录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藏戏与藏民族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
史诗《格萨尔》是藏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传唱千年,历久弥新。
现在西藏的每个县都有自己的非遗项目。古格宣舞、申扎巴扎服饰、扎囊虱雕、波罗古泽刻板、拉萨堆绣。数不胜数、灿若繁星。
这些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也走向了世界。
在西藏,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新的时期,这棵“团结树”生发出新的枝叶,结出新的累累硕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