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是一个由江南文化区和淮海文化区拼接起来的省份,因而长江南北的经济、文化、气候都有巨大的差异。由于江苏是一个拼装起来的省份,这就导致江苏向心力不足,苏北和苏南之间的认同感不强。现在,苏南已经成为了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苏北则处于淮海经济低洼地带。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选择一个合适的省会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江苏的省会是南京,是中国的六朝古都,文化底蕴十足。但南京偏安于江苏西南,无法辐射苏锡常,更无法带动苏北经济发展。南京打造的“南京都市圈”竟然划入了安徽的芜湖、滁州、马鞍山等城市。可见,南京并不适合作为省会,南京更适合定位为副省级市、国家计划单列市。

苏州,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但苏州偏居在东南一角,经济上无法辐射大部分苏州地区,自己反而成为了上海的经济腹地。因此,苏州同样无法承担省会一职。苏州同样适合成为副省级市、国家计划单列市。
那么南京和苏州都不适合担任省会,那么哪里适合呢?看中国各省的地图,我们发现许多省的省会都位于该省的地理中心,就算不是完全的地理中心,也靠近地理中心,比较典型的就是山西太原、吉林长春、安徽合肥、贵州贵阳、广东广州、陕西西安、山东济南等。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选择,那么淮安是最适合担任省会的。
淮安地处于淮河和京杭运河交汇处,的确是江苏的地理中心。但有个问题,江苏的文化核心在苏南,经济重心也在苏南,而江苏的地理之魂是长江,如果省会设置在淮安,那江苏就不应该是江苏了,而是淮海了。因此,省会的最佳位置,应该要在淮安以南,并且最好在运河、长江沿岸。如此,江苏的省会的最佳位置就是苏中的扬州。
为什么是扬州?首先,从地理上来说,扬州具有成为超级城市的条件。江苏的是一个依靠水运发展起来的省份,省内的长江、京杭运河、淮河等都是著名的“黄金水道”,江苏的内河水运规模也是全国第一。而扬州,正好处于长江和京杭运河的交汇处。不仅如此,淮河在实际上也是从扬州汇入长江,也就是说,扬州是长江、运河和淮河的交汇处。淮河流域的大部分船只也会从扬州汇入长江,因此扬州可以说是整个江淮地区的水运中心。
由于扬州处于长江以北,因而对苏北地区的辐射能力也会更强。徐州、淮安、宿迁的货物想要进长三角地区,那必须要经过扬州。扬州本身和淮安、盐城、泰州等城市接壤,如果成为省会,那对于苏中和苏北的带动都是非常强劲的。
第二,扬州拥有雄厚的历史底蕴。在古代,扬州就是因为水运而发展起来的。春秋末期,吴国开凿了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而两河交汇处的邗城也就发展起来。到了战国时期,楚国在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名广陵。西汉时期,广陵(江都)逐渐成为了东南重镇。
隋唐时期,由于大运河开通,广陵的地位迅速提升,成为了淮南道采访使和淮南节度使治所,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省会。扬州依靠运河、长江的水运汇集而成为了全国经济最繁荣的城市,史称“扬一益二”。在唐朝时期,无数的诗人都十分喜欢扬州,他们在扬州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句,例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北宋时期,扬州继续保持繁荣,是东南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不过南宋时期,扬州频繁遭遇战乱,破坏严重。而免受战乱的杭州、苏州则在这个时期超越了扬州。直到清朝建立后,扬州的经济才得以迅速恢复。清朝时期,扬州的人口已经超过了50万,成为了全国第八大城市。不过到了清末,由于铁路运输兴起,水运遭到冲击,扬州再次衰落。如今的扬州,虽然也算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但是经济总量在江苏只能算中游。
第三,扬州是江苏的旅游、美食重镇。去江苏旅游,除了南京的陵园、苏州的园林,那就只有扬州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了。扬州有著名的瘦西湖,有徐园、小金山、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万花园、双峰云栈等名园胜迹,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在古代诗词中多次提到。
而江苏的美食以淮扬菜为代表,淮就是淮安、扬就是扬州。淮扬菜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如果省会在扬州,那必然会有大量的游客前往扬州品尝江苏美食,正如大量的游客涌入成都品尝川菜,涌入重庆品尝火锅一样,对整个江苏的旅游业也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不过,目前正处于稳定发展时期,一般是不可能出现省会变迁的事情的。自从1968年以后,就从未发生过省会变迁的事情。省会的变迁,会引发一个省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动,也很容易造成重复建设的浪费。因此,关于江苏省会的变迁只是一种设想,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