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汉江的晚霞为石泉县城镀上金边,春潮广场的舞台已亮起暖黄灯火——68岁的周阿姨正带着《水乡欢歌》表演队整理纹绣服饰,队员们脸上的笑容映着灯光;不远处的“石泉味道”市集里,年轻的王老板一边给游客打包艾蒿馍馍和桑叶凉粉,一边对着手机镜头说“家人们,这就是石泉地道的烟火气”……上个月,石泉县“约惠石泉・职等你来”文旅促就业促消费系列活动圆满收官。这场以“群众为根、特色为魂、就业为要、消费为果”的民生实践,不仅让千年石泉的文旅资源“活”起来,更搭建起“文旅搭台、就业唱戏、消费增收”的桥梁,为县域经济注入浓浓民生温度。
一是群众当主角。从“看客”到“参与者”,激活文旅内生动力
“以前总觉得景区演出是‘专业演员的事’,没想到自己也能穿着传统服饰上台,还能靠表演赚补贴!”参与城关镇“秀之美旗袍协会”的周阿姨是石泉县池河镇的普通村民,也是这次活动中“群众主角”的缩影。
为让群众从文旅活动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石泉县在全县3个片区设置主题专场——城关镇的“约惠城关・职享村BA”、后柳镇的“渔歌唱晚・后柳之约”,以及即将在池河镇亮相的“金蚕之声・唱响池河”。每场活动都紧扣地域文化特色,面向群众开放“零门槛”报名通道。活动期间,累计吸引1800余名群众咨询参与,年龄跨度从6岁的“小小舞蹈生”到72岁的民俗传承人,普通群众参与率超85%。
作为活动的“保障者”,石泉县人社局主动与县文广旅游局、文化馆联动,提前开展“文旅服务技能专项培训”:针对想参与表演的群众,开设民俗舞蹈、传统唱腔培训班,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针对想从事文旅服务的村民,开展景区引导、餐饮服务、直播等基础技能培训,累计培训690余人次。
“活动不是‘一阵风’,而是要让群众真正受益。”石泉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方绪来表示,通过“培训+实践+就业”的闭环模式,已有710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真正实现“群众登台”与“群众增收”同频共振。
二是特色筑IP。让“石泉故事”引客来,实现“流量”变“留量”
“石泉的文旅优势,在于汉江的水、鬼谷子的魂、非遗的韵。”在春潮广场活动现场,县文旅局工作人员介绍道。这场专场活动中,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石泉美食、体验中医夜市,还能参与互动赢取鬼谷子文创、金蚕文创等礼品——这样“可看、可玩、可感”的特色活动,正是石泉吸引游客的核心密码。
为将“特色”转化为“消费力”,石泉县围绕“鬼谷子文化”“鎏金铜蚕”两大核心IP,打造“1+N”活动矩阵:“1”即每场镇域主题专场演出,“N”则包括“非遗好物市集”“农家美食市集”“研学体验营”等配套活动。县人社局联合县电商服务中心,为摊主提供“直播带货培训”,帮助手艺人开通抖音、视频号账号。活动期间,非遗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20万元;“农家美食市集”更让20余家农家乐推出“石泉辣子鸡”“汉江鱼宴”等特色套餐,周末上座率从平时的60%飙升至90%左右。
精准的特色定位,带来了亮眼的“游客账本”:活动期间,52家企业推出各类优惠折扣,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消费,累计拉动消费1700万元。其中,特色农产品、非遗产品、餐饮住宿消费占比超70%。更值得关注的是,“2天1夜”“3天2夜”的深度游占比达45%,较往年提升20个百分点。“石泉不仅能‘吸引人来’,更能‘留住人住’。”
三是就业消费双丰收。人社“暖招”托底,让民生红利看得见
“多亏人社局的‘主播训练营’,我现在不仅能卖自家的辣子鸡,还帮邻居卖腊肉、香菇,月收入能多3000块!”李阳是后柳镇的村民,之前靠一家小餐馆维持生计,生意冷清。这次活动前,他报名参加了人社局组织的“乡村主播培训”,从“不会用镜头”到“能熟练控场”,如今他的抖音账号“石泉小李”已积累5000余名粉丝,每场直播销售额超2万元。
李阳的增收故事,是石泉县人社局以“文旅活动”为契机,推动就业与消费双向发力的缩影。活动期间,人社局推出三大“暖招”:
岗位精准对接。提前摸排全县景区、民宿、餐饮、酒店、文创、电商等领域的岗位需求,发布“文旅就业岗位清单”4800余个,涵盖民宿管家、育婴员、服务员、讲解员、主播、保洁等30类岗位,达成就业意向710人。
技能提升赋能。在活动现场,县人社局同步开展“文旅技能提升计划”,围绕县域“五大产业链”发展需求,精准开设中式烹调师、养老护理员、互联网营销师等培训班,把课堂搬到产业一线。截至目前,已培训78期2078人次。
政策扶持加码。对参与活动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给予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后柳镇民宿老板王敏通过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装修客房,将8间房扩至15间,新增就业岗位3个,周末入住率稳定在95%以上。
数据显示,此次系列活动累计带动就业710人次,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690人,多名脱贫户通过活动实现稳定增收,真正让“文旅热”转化为“就业稳、消费旺”的民生实效。
结语:以文旅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从群众登台展民俗,到游客慕名品古韵,再到百姓在家门口增收,石泉县这场文旅促就业促消费系列活动,不仅是一次资源的“激活”,更是一次民生的“加温”。下一步,石泉县人社局将继续以“文旅+就业”为抓手,完善“培训赋能、岗位对接、政策扶持”三位一体机制——计划年内再开展文旅服务技能培训800人次,打造“石泉桑蚕工”“石泉鱼厨”“民宿管家”等就业品牌,让文旅红利持续转化为就业岗位、消费动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更持久的民生活力。(余洋洋)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