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掠过祁连山脊,为海拔3000米的抓喜秀龙草原轻轻镀上一层金釉。9月8日,“一部手机游甘肃”系列活动走进武威,首站抵达天祝县抓喜秀龙草原。
走进抓喜秀龙草原,远处是终年覆雪的巍峨峰峦,近处是绿丝绒般起伏的草甸,蜿蜒的河流宛若被风拂动的哈达,在日光下粼粼闪烁。新修的木质栈道在草甸间划出优雅的弧线,将游客的脚步引向草原深处。
立于观景台四望,天地空阔如海,云淡风轻,顿觉胸襟豁朗。深吸一口清冽的空气,草香与泥土气息沁人心脾,耳边只有风的声音,偶尔传来远处牧人的歌声,纯净、辽远,如天地自成的吟唱。
传统藏式帐篷星星点点散布草原,成为这片土地上最温暖的存在。帐内炉火正暖,现代化设施巧妙融于浓郁的民族风情装饰中。正午时分,炊烟袅袅,烤羊肉的焦香与酥油茶的醇厚扑面而来,一瞬间,旅途的疲惫被人间烟火温柔抚慰。
近年来,天祝县以打造“独具风情的最美丝路花园”和“距内地最近的高原藏乡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深入实施“文旅活县”行动,推进两条精品线路建设,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促进文旅融合,提升服务品质,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2025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448.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0.3%和93.4%,文旅正成为这片土地新的幸福之路。
“抓喜秀龙草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9亿元,分为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两大板块,总用地434亩,涵盖格桑区、雄鹰区与秘境区,共建有123座装配式特色帐篷。”天祝青藏之眼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阿尼嘎卓帐篷城负责人梅玉琛向记者介绍道。今年5月,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运,景区可同时容纳1000人就餐、200人住宿。截至目前,景区接待游客已达8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有望突破亿元。
秋风又起,抓喜秀龙草原依旧辽阔宁静,却已悄然焕发新的生机。它不再只是牧人世代逐水草而居的故乡,更成为无数旅人向往的远方。在这里,雪山静默,河流潺潺,草木荣枯,皆是自然最本真的状态,等待每一个愿意驻足的人,走进这幅高原秋日长卷,找回天地之初的宁静与纯粹。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蔡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