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杨舒鸿吉
在上海西郊的淀山湖畔,朱家角古镇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闻名。2025年9月10日,“看见中国·青浦DiscoveringChinainQingpu”微访谈活动走进朱家角。记者从活动上获悉,2024年,朱家角古镇接待游客超547万人次,其中30%为境外游客,约164万人次,成为入境游客最爱的上海景点之一。
朱家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明万历年间正式建镇,清末至民国时期已是远近闻名的商贸重镇。如今,朱家角依然保留着36座古桥和青砖黛瓦的古建筑。
朱家角的成功离不开其对江南文脉的深耕和文化品牌的打造。朱家角在城市化进程中,始终注重保护空间格局、水系脉络、街巷肌理和历史风貌,全力守护“一桥一街皆历史,一砖一瓦有故事”的原生环境。放生桥“修旧如旧”,课植园焕新回归,大清邮局变身“超级网红”,朱家角人文历史展示馆通过文物陈列和沉浸式视频展播,系统呈现全镇的发展脉络和民俗文化,吸引更多游客。
近年来,朱家角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集群,引入大清邮局、上海礼物、鹤龙美术馆等文化消费首店,提升展馆的文化内涵和整体形象。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沉浸艺术、都市露营、音乐节事等文化社交业态融合,打造知名潮流时尚目的地。通过“咖啡文化节”“汉风奇妙夜”等文旅IP,以及船拳展演、昆曲快闪巡演等特色演出,朱家角实现了文旅流量与经营效益的双提升。
朱家角古镇方面告诉界面新闻,在提升古镇品质方面,朱家角聚焦“智慧旅游、安全管理、文旅融合、休闲业态”等重点领域,通过数字技术建立文物保护点和历史建筑的数字档案,实现文物多元价值的挖掘和可持续传播。优化水路游览体系,开通“放生桥-大淀湖”生态文化航线,提升船工文化服务能力,增强游客的游览体验。
在提升夜游品质方面,朱家角以淀浦河为核心,推进沉浸式光影夜游项目,构建集“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于一体的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力争实现夜间旅游收入占比提升至30%。通过盘活存量物业资源,打造水乡特色度假酒店与精品民宿集群,构建全天候、多维度的消费生态闭环。
朱家角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市文旅局官方海外账号和其他优质媒体资源,提升古镇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优化业态布局,构建以文化体验、非遗传承、智慧旅游、特色餐饮、精品住宿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为了更好支持文旅业态,在营商环境方面,朱家角镇制定了《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从政务、法治、市场、人文环境出发,提出30条具体要求。通过“企业走访+精准施策”机制,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如为上海东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高管解决住房问题,为员工规划定制公交线路,提升企业满意度。通过“政策找人”模式,帮助企业申请补贴,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