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一部手机游甘肃”采访团走进武威市雷台汉文化博物馆,迎面便是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雕塑巍然矗立,它喷鼻扬尾、昂首嘶鸣,三足腾空、右后足轻轻踩在一飞鸟的背上,仿佛正破历史长风疾驰而来。
与铜奔马共同述说历史的,是99件青铜车马仪仗俑组成的宏伟阵列。战车结构精妙,骏马筋肉贲张,持戟武士目光如炬,放大六倍的复原阵容生动再现了东汉将领出行时的赫赫威仪。虽非原址陈列,却让人仿佛听见金戈铁马的历史回响。
雷台汉墓是东汉晚期的大型砖室墓,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介绍,其还是迄今为止河西地区规模最大的东汉砖石墓葬,出土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珍贵文物共231件,古钱币3万枚,被史学界称为一座蕴藏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是铸造精致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而艺术价值最高的铜奔马于1983年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走进雷台汉墓一号墓,只见墓室内汉砖层叠,拱顶而建,耳室内摆放着同比大小的铜车队仿制品,再现墓葬当年的气势。沿着长达19.34米的斜坡墓道躬身下行,便能看见耳室中陈列着与原物同等大小的铜车马仪仗仿制队伍,气势恢宏,犹可想见当年墓葬的壮阔气象。整座墓室依“前堂后寝”之制,分为前、中、后三室。在讲解员的娓娓叙述中,千年前的东汉历史仿佛在眼前徐徐展开,变得真实可触。
千年文明地,一马越古今。如今,武威雷台汉文化博物馆不仅守护着雷台汉墓和雷台观两处文保单位,还建有“天马西来”陈列馆和全国首个凉州词专题馆,以更加开放和现代的展陈语言,邀请每一个走进凉州的游客,聆听天马长嘶,见证文明交融,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蔡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