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深,独立之路曲
说起南苏丹这个国家,总让人觉得它像个刚长大的孩子,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得面对一堆麻烦。最早的时候,这片土地上住的基本是黑人部落,靠着放牧和狩猎过日子,社会挺原始的,没啥书面记录留下来。
十九世纪初,埃及人开始往南扩张,控制了这里,后来苏丹王国也掺和进来,双方你争我夺,搞得当地人不消停。到了十九世纪末,英国人插手了,他们和埃及合作,1899年正式建立英埃共管苏丹,把南北地区合一块儿管。
英国人还特意划出南北界限,北部阿拉伯人多,南部黑人部落居多,文化宗教都大不一样。英国的政策是隔离发展,南部不让北部商人进去,军官也多用英国人训练,目的就是好控制。
这种局面一直拖到二十世纪中叶。1956年,苏丹从英国独立,南部地区被强拉进统一国家里。南北差异太大了,北部信伊斯兰教,南部多是基督教和本土信仰,语言也对不上号。独立没多久,矛盾就炸了锅。
1955年11月,南部士兵在托里特军营哗变,拒绝北部军官命令,直接引发第一次内战。这场仗打了十七年,死了五十多万人,南部游击队在丛林里打游击,北部军队用坦克飞机压过来,经济全乱套了。1972年,双方在埃塞俄比亚首都签了阿迪斯阿贝巴协定,南部拿到有限自治,北部军队撤出,暂时太平了十一年。
自治没多久,麻烦又来了。1983年,北部总统尼迈里全国推行伊斯兰律法,包括南部,这下子彻底惹毛了当地人。南部议会主席约翰·加朗宣布恢复斗争,第二次内战就这么打响了。这回更狠,持续了二十二年,死了两百多万人。
南部人民解放军成立了,武器从邻国搞来,袭击油田和补给线,北部政府军反扑,轰炸村庄,难民到处跑。石油资源是关键,南部有大油田,但管道得过北部,收入全被卡住。1990年代,内部还分裂,纳尔人和丁卡人部落间也打起来,局面更乱。
好在2005年1月,肯尼亚纳伊瓦沙签了全面和平协议,结束了内战。协议给南部更多自治,还定下六年后公投决定去留。南部成立了自治政府,领导人萨尔瓦·基尔管事儿,接收国际援助,军队重组。2011年1月,公投来了,选民98.83%支持独立。
7月9日,南苏丹正式建国,成了联合国第193个成员。面积六十九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一百万左右,首都朱巴在白尼罗河边上。但独立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从苏丹分裂出来的,根子还是那两场内战挖的坑,种族宗教经济纠缠不清,哪那么容易就稳下来。
战乱余波长,发展现状艰
南苏丹独立十四年了,说它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一点不假。可这十四年过得真叫一个艰难,战乱的影子还没散,发展起来步履蹒跚。2013年12月,总统基尔和前副总统马沙尔为权力闹翻,内战又起,这次是本国人打本国人。
冲突从朱巴扩散到全国,军队间火拼,油田被炸,经济直线下滑。难民跑了四百万多,占总人口三分之一,饥荒闹得人心惶惶。2018年9月和2020年2月,签了复兴和平协议,总算组了民族团结政府,过渡期延长到2025年。但零星冲突还在,部落间土地牲畜纠纷不断,安全形势不稳。
经济上,南苏丹是全球最穷的国家之一,人均GDP才三百多美元,2024年还负增长26.4%。石油产量占苏丹分裂前85%,可管道得过北部,运费分成总卡壳,2025年预计反弹27.2%,通胀率降到74%,但基数太低。
农业是支柱,人均耕地两千平方米,可一半人还饿肚子,雨季洪水一冲,全白搭。工业呢?基本空白,连基本日用品都得进口。基础设施更惨,全国公路不到两千公里,首都朱巴连条像样的柏油路都没有,雨季一到,土路变泥浆,卡车卡在那儿动弹不得。电力覆盖率低,医院学校少,教育医疗跟不上,儿童营养不良率高得吓人。
人口结构年轻,一半不到十八岁,可就业机会少,失业率高。官方语言英语,本土六十多种语言,沟通都费劲。2025年,粮食危机加剧,冲突和气候变化双重夹击,数百万人生计中断,人道援助缺口大。
联合国报告说,上尼罗州两个县面临饥荒风险,房屋毁了,援助车进不去。难民问题严重,苏丹内战波及,75万苏丹难民涌进来,南苏丹自己还有220万人在邻国躲着。脆弱国家指数排第四,和平指数倒数第三,幸福报告垫底,这些数据听着就心酸。
发展现状这么艰,根子还在战乱余波。内战毁了经济基础,石油收入本该建路修桥,可腐败和分配不均,钱没用到刀刃上。国际援助是救命稻草,联合国维和部队驻扎,帮着维持秩序。可资金短缺,2025年人道响应计划要42亿美元,覆盖两千一百万脆弱人群,却只到了一半。
南苏丹政府得加强治理,推进大选筹备,2025年选举在即,得让和平协议落地。经济多元化得提上日程,旅游和渔业有点潜力,尼罗河野生动物吸引人,但安全不稳,谁敢去。总之,重建慢吞吞的,得一步步来,别指望一夜暴富。
中方援助实,合作前景广
中国和南苏丹的关系,从2011年建交开始,就走得挺铁。南苏丹一独立,中国就承认了,还通过央视转播开国大典,派维和部队去帮忙。中国是南苏丹最大投资来源国、主要贸易伙伴和援助方,政府视中国为患难真朋友。
援助覆盖方方面面,从粮食到基建,从教育到医疗,都没落下。2024年,中国提供了980吨大米和小麦粮食援助,外加8800顶蚊帐,帮着抗击疟疾和饥荒。2023年5月,移交两千多吨紧急粮援,2022年1月捐了四千多吨粮食,风雨同舟,帮南苏丹渡过难关。
维和是重头戏,中国是联南苏团主要出兵国,工兵部队修路建桥,2023年在西巴尔加扎勒州拉加县,修复四十公里路和两座桥,方便难民接收和日常出行。官兵干了八十天,高温蚊虫不怕,路修好后,卡车半天就从瓦乌过来,雨季也能通。
教育援助也实打实,2021年起,援南苏丹教育技术二期项目启动,编印小学英语数学科学教材,培训老师,成果显著。打井供水、菌草种植、平安城市项目都在推进,授人以渔,帮着自力更生。2024年4月,还交接了帐篷和药品人道物资,外交部长摩根出席仪式。
中南合作不光是援助,还包括投资。中国企业参与石油开发,建了公路机场,朱巴机场扩建就是例子。2025年,中国继续支持联南苏团授权延期,鼓励南苏丹政府推进和平进程。
孙磊大使在安理会发言,欢迎基尔总统承诺不回战争,敦促国际社会多帮忙。中国立场一贯,支持非盟和东非组织主导,尊重南苏丹国情,不干涉内政。援助规模大,内容贴合实际,粮食援助每年不断,医疗队培训护士,农业专家教灌溉技术,州长还写信感谢。
中南合作框架下,基础设施会慢慢跟上。2025年,世界银行资助的公路项目启动,连接朱巴到乌干达,中国参与其中,能拉动贸易。经济反弹在望,石油稳定出口,多元化起步,中国企业带技术,帮着建工业基础。
南苏丹年轻,潜力大,人口红利、教育投资见效后,发展会加速。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理解穷兄弟的难处,合作互利共赢。国际社会多出力,南苏丹就能早日小康,摆脱贫困循环。总之,中方实打实的援助,让人看到希望,这条路走下去,前景肯定亮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