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天2025年7月14日(172公里):
逊克——黑河
游览:瑷珲历史陈列馆、黑河腾冲地理标志线公园
住宿:黑龙江省黑河市
第十五天总结:
今天共行驶1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公里,国道、省道、市区道路及以下道路160公里,共用时5小时39分钟,其中行驶时间3小时1分钟,平均时速57.02公里/小时。其中高速行驶9分钟,高速平均时速80.00公里/小时;其他道路行驶2小时52分钟,平均时速55.81公里/小时。
逊克到黑河这段331国道修路,不好走。
今天高速走的是吉黑高速,在黑龙江省,12公里ETC收费12.35元,平均每公里1.03元。这个费用创了本次出行高速收费之最,我们在东三省行驶这几天,高速费基本都是每公里0.4元多不到0.5元。
今天总花费569.35元,其中住宿299元,晚餐吃的俄餐221元,高速费12.35元,瑷珲镇购物30元,晚上出去吃饭出租7元。
到目前为止本次旅行共吃了三次俄餐,这三次的感受是:第一次在绥芬河马克西姆西餐厅,正宗俄餐,餐食环境服务都很标准。第二次在同江新远东商贸酒店,人民公社大食堂俄餐,做工粗糙,味道正宗,服务免谈。第三次是今天在黑河列娜西餐厅,夜市俄餐,周围一群胳膊上描龙刺凤的主喊声震天,吃出了夜市上撸串的感觉。
今天住汉庭酒店黑河中央广场步行街店,前台服务不如其他地方华住会酒店热情,1.8米大床房,房间大,停车车位紧张,房间有烟味,淋浴间设计得很好,在里屋。
酒店评分:4.5
今天路过一个富拉尔基达斡尔族南迁广场,因为急着去瑷珲历史陈列馆就没有在这里停留,回来查了一下,这个达斡尔族南迁广场原来是这样。
齐齐哈尔有一个富拉尔基,这里也有一个富拉尔基,原来,“富拉尔基”,是达斡尔语“呼兰额日格”的转音,意思为“红色的江岸”。齐齐哈尔那个,是富拉尔基区,瑷珲镇附近这个,是富拉尔基村。
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是六小民族之一,是黑龙江地区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民族。黑河市区南部这个坤河乡富拉尔基村,是达斡尔族南迁第一站。
达斡尔族为辽代契丹的后裔,辽灭亡后,达斡尔族的先民迁徙到黑龙江以北建村屯,筑城池,为黑龙江流域的历史留下了文明的足迹。自公元12世纪至17世纪分布在西起贝加尔湖,东至牛满河,北自外兴安岭,南达黑龙江的广袤区域,归明朝设立的奴儿干都司的不同卫所管辖。在清朝中央政府理藩院和宁古塔梅勒章京的管辖下,从事农业、牧业和狩猎业等多种形式的生产活动。
1643年,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龙江流域,此时达斡尔族依附后金政权,以达斡尔族为代表的居民们奋起反抗。到了清顺治六年(1649年),沙俄侵略者抢占雅克萨等达斡尔人城寨,陆续制造了许多烧杀惨案,达斡尔人以血肉之躯、弓箭刀弩,奋力与沙俄侵略者展开英勇斗争,傲蕾·一兰便是历史上达斡尔族抵抗沙俄入侵的女英雄。
顺治十年(1653年),黑龙江将军府上报南迁的奏文,得到朝廷批奏。顺治十一年(1654年),生活在黑龙江左岸的达斡尔群众在清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向呼拉尔吉山卫(今坤河乡富拉尔基村)集中,随后大举“南迁嫩水之滨”。这是官方组织的集体南迁行动,也给达斡尔族造成巨大的历史变迁。
达斡尔族陆续南迁到嫩江流域,黑龙江右岸的富拉尔基村为南迁的必经之地,成为南迁第一站。
今天来到黑河,黑河市是黑龙江省辖地级市,地处小兴安岭北麓,素有“中俄之窗”、“欧亚之门”等美誉。
黑河市区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为界,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最近距离仅750米,是中俄4374公里边境线上,唯一一个与俄联邦主体首府相对应的距离最近、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最全、开放最早的边境城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